第五百零八章 不虚此行

    第五百零八章 不虚此行 (第2/3页)

看见果蔬精深加工的过程,以及很多的理论分析数据。

    来到旁边的动物营养学实验室,看见的情形差不多,在这里甚至能够看见活着的生猪、山羊和兔子等家禽,不过实验室里面很干净,也闻不到异味。

    走出实验室的时候,廖凡民的确有些失望,他专程到北京来,到农业大学来拜访谭教授,可不是为了看这些果蔬和家禽的。

    走出实验室,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钟。

    廖凡民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谭教授就开口了。

    “廖市长,我知道你很忙,不可能在北京停留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也专门安排了,中午到家里去吃饭,吃饭的时候,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林丰市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事情,让你到实验室看看,主要是感受一下,你提出的规划,种葡萄、蔬菜、花卉以及喂猪等等,都是实践方面的农学,大学里面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农业大学也不会专门研究这些方面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最基础的东西,比如说喂猪,老百姓都会,农业大学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能够改进生猪的品种,以及改进之后的生猪品种品质如何,是不是适宜推广等等。。。”

    廖凡民点点头,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

    “廖市长,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听了谭教授的话,我感触还是很深的,以前以为农业就是种好地,多产粮食和蔬菜,多发展家禽等等,现在明白了,我的视野还是太狭窄了。”

    “呵呵,廖市长,你的视野一点都不狭窄,恰恰指出了目前农业大学存在的最大薄弱环节,农业大学的毕业生,沉湎于理论之中,有些大学生毕业之后无法区分稻谷和青草的区别,不知道如何种植粮食,更不知道如何的饲养家禽,这算什么农业大学的毕业生,说出去丢进了农业大学的丑,这些年我每年都要到基层去调研,时常带着一些研究生下去看看,其实就是想让他们近距离的接触到实践农业,不要总是沉湎在理论之中。”

    廖凡民禁不止扭头,看着谭教授。

    “谭教授,您真的说到关键地方了,其实林丰市需要的就是实践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实不相瞒,林丰市的经济条件不好,乡镇的农技站和农机站名存实亡,有能力的农业技术人员都自己找事情做了,都去挣钱了,要不然他们无法养活家人,我的打算是整合乡镇的农业技术人员,提升他们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真正的为林丰市的农业发展出力。”

    “其实农民还是很需要农业知识的,就说这喂猪,我觉得就有学问,有的农户一年能够喂出两百斤左右的生猪,有的就只能够喂到一百来斤,而且喂养的方式很不科学,去年市畜牧局做过统计,因为染病死掉的生猪达到了一千多头,农民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

    廖凡民说话的时候,谭教授听得很仔细。

    “廖市长,你是真正的了解了林丰市的农业情况,真正想着为林丰市的农民做事情,我觉得你提出来的农业发展规划完全可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