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入静的杨平安(二)

    第三十八章 入静的杨平安(二) (第2/3页)

状,略尽心意,别无他念。

    如此又是一个多月,待杨平趁着晨曦,出丹阳城时,已是九月中了。

    走的时候还得悄摸走,丹阳城的老百姓快把他当神仙供起来了,不管是不是道家信徒,见之必鞠躬礼敬。

    白天想大大方方地出城,怕是不易。

    杨平一度十分尴尬,他开始就想赚点钱来着。

    从丹阳城到岳阳城一段路,最近安全了不少,蛮子们之前下来,磕了满嘴牙,也不怎么出来骚扰。

    以防万一,杨平背着林伢子,提着小五小九,狂奔近百里,快到岳阳城的时候,才停下休息,三人被晃的精神恍惚,食不下咽。

    不是杨平不想买马,一则太贵,二则也没人会骑,再说,劣马能有杨平跑得快?

    ########

    黑暗,没有边际的黑暗。

    一个莫名的波动静静地传递着。

    没有任何的规律,没有任何的一丝丝的意识,波动似乎是一种本能的存在。

    像是心跳带来的震动,又像是呼吸的余波。

    不知持续了多久,波动似乎勾连了黑暗深处,或者是黑暗之外的某种无名的东西。

    炫丽的奇妙的不可名状的光从黑暗中浮现,黑暗褪去,光芒交织着,颤动着。

    原本的波动骤然一停,似是受了惊吓的小兔,然后猛地回缩范围,逐渐在波动中心出现一个奇怪的血滴子虚影。

    说是血滴子,倒不如说是内藏血滴子的玉坠。

    无意识的呢喃声泛起,血滴子像熟睡的人,咕哝两句呓语,然后渐渐消失。

    …………

    清早吃饭的时候,杨平安说自己做了一个梦。

    很奇怪,有各种光,很美妙的说不出来的光,但是感觉有点危险的样子。

    然后还有一个血滴子的玉坠,“和娘亲挂在脖子上的一模一样”。

    真要说什么东西杨平安最熟悉,那还真是这颗血滴子玉坠,吃奶的时间,眼睛可都盯着血滴子看呢。

    这才是刻进骨子里的熟悉。熟悉到能记住每一丝血丝的形状。

    一整天杨平安都在想奇怪梦境的事,入静很容易上瘾,万籁俱静,精神经受洗礼,如同升华一般的感觉。

    所以修行也是一件很容易上瘾的事,得了真意,自有乐趣,便不会如同嚼蜡一般苦熬心境。

    那是一个奇妙的光的世界,令人着迷。

    所以杨平安到晚上的时候再一次入静了,他想再看一眼梦境。

    这是讲道第二天,空气中弥漫的气息平稳一些,沉淀起来,如表面平静,暗里波涛汹涌的海洋,翻涌着无以名状的信息。

    道宫仍在嚣张霸道地向这一片天地宣示着主权。

    空气中弥漫着压抑,信徒们愈发虔诚,将之视为信仰的考验。

    杨府内宅正屋,杨母跪地诵经,杨父起来剪烛花。眼角闪过红光,似是桌上玉坠,低头仔细看了一眼,却无异状,只当自己眼花,或是玉坠反光。

    前面小院,杨平安已然入静,冥思。

    自然出现的血滴子,散发着朦胧的波动,如同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