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结发为夫妻

    第129章 结发为夫妻 (第2/3页)

,为的不光是要得到生人的祝福,也是要得到已故祖宗的祝福。同时也表示不忘祖宗,孝顺之意。

    大汉以孝道治理天下,这事儿自然是不能马虎的。

    在燕铭和新娘车辇前方,各有六对童男童女,正是燕铭弘燕堂里较大的几个孩子。男子被称为御,女子则被称为媵。实际上就是伴郎和伴娘。

    这六对伴郎伴娘在前面拿着新鲜的枝叶,蘸了清水,象征性的洒扫路面。后面是燕铭的迎亲队伍,鼓乐齐鸣。

    一路上欢欢喜喜的就来到了燕家。

    老祠堂门前,早就准备好了桌案。

    燕铭原本想用自己的桌椅,可长福说桌椅上的婚礼,他没经历过。因为这次是嫣然公主和田喜同嫁,长福不敢尝试新事物。

    燕铭也理解长福,毕竟是给皇家办事儿的,一个不留神以后的前途就没了。在他心中这就是一种仪式,只要真心相待,仪式怎么样都无所谓。

    所以祠堂门口准备的是三副桌案,一副在西,两副在东,意取阴阳交会。在东西桌案之间,一个跪坐的蒲团端端正正的摆放着,上面跪坐之人,正是燕家的一个老长辈,燕铭该叫叔伯的。而两边的桌案上放着同样的酒樽和同样的肉。

    在燕铭从马上下来,把两个娇滴滴新娘从车架里牵出来的时候,鼓乐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祥和的丝竹之音。

    在两个新娘的左右跟随下,燕铭缓步而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黄先生沉厚的声音合着丝竹声响起,《诗经.周南.桃之夭夭》的唱词在这时候显得特别应景。

    古琴的声音沉厚悠远,合着黄先生的声音,使得这一刻显得特别庄重。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静音倾听。

    燕铭带着两位新娘缓缓走入。

    随着黄先生吟唱完毕,古琴的声音并没有停止。

    伴随着古琴悠远的音调,长福高声宣布“赞者入场!”

    跪坐在席间的燕家长辈叔伯,闻言缓缓起身,双手托着酒壶,先把西侧燕铭的酒樽倒满,然后再把东侧的酒樽倒满,这才缓缓退场。

    立刻有伴郎伴娘过来,分别给燕铭、田喜、嫣然盥洗一下。燕铭知道这叫沃盥礼,接下来就应该是同牢礼。

    果然,长福大声宣布,新郎新娘分别进入席位,端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