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兵临城下

    第十章 兵临城下 (第3/3页)

戴奥尼亚人还设置了障碍带,当敌人突破营墙时,可以阻滞敌人突破的速度,以便重新布置防御和反击。

    趁着敌人陷入慌乱之时,戴奥尼亚士兵从营帐的背后跑出来,向克罗托内士兵投掷密集的标枪,不少人惨叫着倒下,其余的士兵哪里还有勇气战斗,他们惊恐的转身逃跑……

    戴奥尼亚人通过障碍带的安全通道继续追击。

    在寂静的深夜,厮杀声格外清晰,戴弗斯被吵醒,迅速穿衣出帐,正好侍卫队队长马尔提乌斯赶来汇报:“报告,司令官大人,克罗托内人偷袭,被第二军团第三大队击退,莱德斯的骑兵已经出击,相信敌人跑不掉。”

    戴弗斯点点头,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军团、大队、连队在营地的分布图:“第二军团第三大队是吉奥格里斯的大队吧……我记得他的大队是安置在营地最东面,靠出海口的位置。”

    “是的,司令官大人。”

    “吉奥格里斯的大队表现很好,严格执行了《军法》的岗哨执勤制度,并且发现敌人后,反应迅速,应该给予奖励!及时发现敌情的哨兵更要奖励!”戴弗斯回头对刚赶来的书记员亚里斯多克拉底说道。

    亚里斯多克拉底忙记录下来,明天再报与军法官。

    “其他大队的情况怎么样?”戴弗斯又问。

    “各个大队都及时得到通知,没有引起大的动静。”马尔提乌斯回答。

    戴弗斯对部队在黑夜中依然保持着联络的通畅和秩序很满意,平日里严格的训练发挥了作用,他笑道:“克罗托内想学我们进行偷袭,可惜我们不是克罗托内。大家都去睡吧,养足精神,明天还有得忙。”说完,他转身进帐篷,很快进入梦乡。

    马尔提乌斯同守卫大帐的卫兵说了几句,也随即离开。

    只有初上战场的亚里斯多克拉底的心绪还难以平静,他盯着大帐前熊熊燃烧的火盆,发了会儿呆。在夜晚来临时,要在营地最高指挥官大帐前竖起火盆,是《戴奥尼亚军法》中的规定,按照戴弗斯的解释:首先是为了夜间汇报情况时便捷,其次是当夜袭、营啸等意外事件发生时,混乱中的士兵一眼就能找到指挥官的所在,便于稳定他们的士气,重整部队。总而言之,指挥官是全军士气和希望之所系,在黑暗中随时随地都能让士兵看到指挥官的大帐,有助于消除他们对黑暗的恐惧。

    耳边听着大帐内传来戴弗斯轻轻的鼾声,身体感受着火盆散发出的热力,亚里斯多克拉底的心中的紧张不安在迅速的消散……

    出城500人,仅有几十人逃过戴奥尼亚骑兵的堵截,逃回城中。

    米隆知道后,呆立良久。戴奥尼亚人看似简陋的、未完成的营地防范如此森严,出乎他的意料,这次的教训让他终于抛掉最后一丝侥幸,从心底深处承认:戴奥尼亚的这支部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他决定不再冒险,全力防守克里米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