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组

    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组 (第3/3页)

注于礼法,也就是礼仪、祭祀、典章、法度,还有科举也可以兼且管管,其他诸如教学、外事、接待各国使节等事还是专门成立衙门来统管的好。“

    朱慈炅闻言,点头道:”恩师说的很有道理,朕正好也在思量这些问题,等大家都提完建议,就来议议这些。“

    紧接着,他又转头看向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

    李邦华也是干脆,他直接拱手道:”皇上,微臣觉得都御和监察应该分为两个衙门。“

    朱慈炅闻言,同样点头道:”恩,这个可以考虑。“

    接着他又看向工部尚书毕懋康,现在工部的职权就有点大了,毕懋康酝酿了一下,才拱手道:”皇上,微臣觉得,兵器的研发和制造,道路桥梁的修建和维护,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都应分出专门的衙门来管理。“

    朱慈炅闻言,还是点头道:”恩,这个可以考虑逐步增添衙门。“

    紧接着,他又转头看向通政使吴建业。

    吴建业也是毫不犹豫的拱手道:”皇上,微臣觉得通政和邮局的职能要分开。“

    这邮局也就是以前的驿站,本来就是通政使司从兵部接过来的,那时候倒还没什么,但是,自从电报出现以后,通政使司就有点忙不过来了。

    朱慈炅闻言,想了想,点头道:”恩,这个以后可以考虑。“

    紧接着他又转头看向吏部尚书杨嗣昌,杨嗣昌倒是与众不同,他直接拱手道:”皇上,微臣觉得吏部的职能倒是比较专一,不需要再扩充衙门了,只是下属的清吏司有点少,请皇上恩准再增添几个。“

    吏部的职能的确很单一,倒没必要拆分了,朱慈炅直接点头道:”恩,你拟定个章程出来给朕看看。“

    紧接着,他又转头看向大理寺卿方拱干。

    方拱干有点尴尬的道:”皇上,微臣也觉得大理寺职能比较专一,无需扩充衙门,只是下属的办事官吏有点不够,还请皇上恩准,增添一些。“

    朱慈炅直接点头道:”恩,你也拟定个章程出来给朕看看。“

    在场的人员还有一大半没开口,这需要增添的衙门却已经多的吓人了,朱慈炅真的会一次性增添这么多衙门吗?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