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击

    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击 (第2/3页)

停滞,西域成了这一时期大明帝国的战略重心,而瓦刺正是大明西域战略的首要目标。

    历朝历代中原王朝对付游牧部落,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的转运,因为北方疆域太辽阔了,动不动就是上千里甚至是几千里,十数万甚至是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转运千里就已经很麻烦了,如果再远,那动用的人力物力更本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每次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部落的大战基本都不能尽全功,打着打着人家就跑了,什么匈奴远遁,突厥远遁,这些都是史书上常见的名词,看着好像是打赢了,实际上却是人家跑了,你拿他没办法。

    如果继续追下去,粮草就会供应不上,甚至就算驻扎在北方草原或者荒漠都不行,粮草转运的费用同样没有一个王朝能承担的起。

    这就造成了北方的游牧部落永远都剿不灭的怪现象,历朝历代,不管中原王朝多么强大,都未曾将北方游牧部落完全剿灭过。

    当然,有了铁路和火车之后粮草转运就不是问题了,只要粮草转运没了问题,中原王朝要收拾北方游牧部落同样不成问题。

    漠南的蒙元鞑靼部就是很好的例子,只要铁路修过去,就是他们的末日。

    孙传庭自然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边督促藩属国军团修筑铁路,边让锦衣卫密探尽量打探瓦刺各部的消息。

    通往西域的铁路是沿着天山山脉前进的,这样既能保证大军日常生活所需的水源,修筑铁路所需的石子也能就近开采,同时,明军还能依据地势修筑棱堡。

    西域铁路进展相当快,不到半个月时间,便已延伸出去七百余里,也就是说,孙传庭已经率领”百万大军“深入瓦刺境内,离瓦刺的汗庭仅三百余里。

    至此,孙传庭才觉得,是时候发起进攻了,他已经根据锦衣卫了线报锁定了瓦刺最大的四个部落的位置,从最新的中转站派出骑兵,最多只要一天就能抵达。

    他将秦翼明、马祥麟、祖大弼和侯拱极招至帅帐,指着地图上的标注命令道:”翼明,你率本部五万骑兵,直捣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