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来了

    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来了 (第2/3页)

    加农炮炮管很厚,重量很大,射程较远,威力很大,射击角度基本与地面平行,一般用于摧毁敌方工事。

    还有臼炮一般都是滑膛的,也就是说炮管内没有膛线,榴弹炮和加农炮则是线膛的,炮管内刻有密集的膛线。

    然后是火炮的铸造方法,明朝这会儿可没有圆柱钢卖,所以炮管只能铸造。

    铸造炮管在这个时代难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因为炮管本身就很重,所以用沙模铸造就有点不现实了,必须用粘土制模,而且做好粘土模以后后还必须把粘土模竖直埋进土里,不然铁水还没浇灌完,粘土模就压碎了。

    这个粘土模太难制了,而且每个粘土模都只能用一次,而且铸造的成功率还很低,这就造成了火炮产量一直提不上来。

    幸好,系统总结了欧洲各国的模具制造方法,最后总结出了一个成功率很高的新型铸造方法,那就是给粘土中间加钢筋,就好像现代浇灌水泥一样,先把钢筋扎成型,再往上浇灌,这样模具的强度就大大增加了,成功率也会随之增加。

    而且,为解决外模和内模不同心的问题系统还给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在外模底部中心留一个圆口,内模上加一根圆钢,把圆钢直插进圆口里,同心的问题就解决了,炮管成型以后只要将这个圆口车个丝出来,再拧个螺丝进去堵住就行了。

    最后是火炮的辅助装备,系统给的辅助装备主要是炮车和炮座。

    炮车当然不是汽车,而是马车,分为两轮的简易马车和四轮的装甲马车。炮座可不是一个死死的铁疙瘩,而是带有轮子,能让炮身360度旋转的炮座。

    说到这个炮车和炮座就不得不提一下炮耳了,这个炮耳指的是在炮管中部伸出来两个圆柱,就像炮管长了耳朵一样。大家如果看见过我国明清时期铸造的火炮就会发现,我们铸造的火炮基本上都是没有炮耳的。

    这个炮耳有什么用呢?其实作用很简单,就是固定炮管用的,两头用铁箍或者铜箍把炮耳压住,这炮管就跑不了了,这样就方便把炮管固定在马车上。像我国明清时期铸造的火炮,没有炮耳,就只能固定在笨重的炮座上,基本上不能移动,就算背着炮管上了战场,还要零时固定,而且开一炮,炮管基本上就跳走了,操作起来有多麻烦可想而知。

    在查看这个炮座和炮车的时候,朱慈炅还发现一个好东西,那就是简易轴承。这个简易轴承并不是现代常见的滚珠轴承,而是滚柱轴承。滚珠轴承里面全是光滑的圆钢珠,要在明朝把这东西加工出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滚柱轴承就不一样了,里面是光滑的圆钢柱子,对于有车床和磨床的朱慈炅来说,这个圆柱加工起来就简单了,车个光杆子出来,再磨一磨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其实滚柱轴承和滚珠轴承用在马车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滚珠轴承只是能调心而已,也就是说滚珠轴承一般是调心球轴承,如果用滚珠轴承轴在旋转的时候可以不与固定面保持90度垂直。马车上其实压根就用不到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