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章 战前演练

    第六卷 第十章 战前演练 (第2/3页)

,他那三四百人拿去当炮灰都不够。

    接下来就是步炮联合演练了,这次辽东收复战朱慈炅准备带上八百门大炮,辽东那边几个军团因为冰雪封路无法把大炮运送过去,所以他干脆把这八百门大炮全部配给了天雄军和禁卫军第一军团。

    现在才正月,大炮才做出两百多门,所以场面还不是很壮观,这倒没把施维拉惊到。

    一开始演练的是定点炮击,也就是在几百步的距离内随意用石灰标出一些圆圈,然后炮兵逐个炮击,这个主要是操练精准度,看到一颗颗炮弹都落在大概两米直径的圆圈内,朱慈炅总算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而这时候施维拉又被惊到了,明明是同样的火炮发射的炮弹,为什么能打到远近和方向都不同的圆圈内呢?而且火炮的调节速度相当快,基本上是两分钟一发!

    这个他还真不能理解,因为那个时候的火炮还没有角度和方向调节系统,要调整射距和方向不是不行,那得人工去推动火炮的基座,还要往炮管下面垫东西,有经验的炮手能达到刚才他看见的精准度,但是那调整时间绝对在五分钟以上,哪像大明的火炮,连调整带发射都只有两分钟!

    他很想借郑成功的望远镜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又怕皇帝陛下不高兴,这很可能是大明帝国的军事机密,他可不敢随随便便去探查。

    其实对着个角度和方位调节系统朱慈炅倒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了不起,要知道后世的火炮都是可以调节的,最差的都配有手摇式的转轮,还有很精细的刻度,只要有射击诸元的参数,抓住转轮使劲摇几下就行了,方便的很。高档的就更加不得了了,那都是带伺服电机自动调节的,只要把参数输进去,炮管就能自动调节到位!

    在施维拉的犹豫中,演习继续进行,接下来就是步炮联合打击了,方式跟朱慈炅那次在胜利广场阅兵时差不多,对面摆一堆木制的模型,先是一阵炮击,然后就是燧发枪波浪式的密集射击。

    看到连绵不断的弹幕,施维拉站不住了,他跑到朱慈炅跟前,惊奇的问道:“陛下,这火枪的射速怎么会这么快?怎么可能,荷兰人和英国人的火枪都没有这么快!”

    朱慈炅淡定的道:“先看演习,这个等演习完了再说。”

    施维拉闻言,只得无奈的退了回去,演习继续进行。

    但接下来的演习连朱慈炅都吓到了,搞什么?一边是一百门大炮和几千名枪兵,另一边竟然是上万名骑兵!这炮弹和子弹可不长眼睛的,真的用骑兵去冲,那不是伤亡惨重!

    看到两边正在集结,大有相互对攻之势,朱慈炅坐不住了,他蹭的一下站起来,大喝道:“卢象升,你搞什么?这不是真正的战场,你这样安排会死很多人的!”

    一旁的卢象升闻言,赶紧跑到朱慈炅跟前,恭敬的行礼道:“启禀皇上,炮弹和子弹都是特制的,打不死人的。”

    朱慈炅惊奇的问道:“特制的,有什么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