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师恩加官进爵

    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师恩加官进爵 (第3/3页)

虽无师徒之名,却也不曾吝啬教授,一生所学差不多都教给他们了。“

    朱慈炅闻言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松江那地方有什么特别,而是松江有徐光启这样的名师,恩师就是厉害,退隐在家几年,不但编撰出了《农政全书》还带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

    一时间,与徐光启相处的一幕幕出现在他的脑海,恩师虽然没有真正教授过他什么知识,但一直在后面默默的支持着他,每次他不方便出面的时候都是恩师顶在前面,不知道为他背了多少黑锅。

    当上内阁首辅之后,恩师更是不辞辛劳,为他把朝堂上下管理的井井有条,还帮他培养出了一批批军工人才,一步步把军工体系建立起来,可以说,大明之所以有今天,他朱慈炅之所以有今天,徐光启绝对要居首功。

    现在恩师都七十四了,自己曾多次劝他回家养老,他却一直眷恋不去,朱慈炅知道,恩师不是眷恋权势,而是放心不下自己这个弟子,或许在他眼里,自己永远是那个刚刚登上帝位,需要人扶助的小皇帝吧。

    朱慈炅偷偷的看着恩师的满头银发,泪水不禁模糊了他的视线,他真怕恩师哪一天突然就去了,到时候让他怎么报师恩啊!

    不行,自己不能留下永久的遗憾,师恩必须马上就报!

    想到这里,他把奏折放回木盘,挥了挥手,哽咽道:”不看了,发下去吧。“

    王承恩闻言,赶紧领着一帮太监捧着奏折退出书房,徐光启对朱慈炅可是熟悉无比,自然听出了皇上声音有点不对劲,他立马担心的问道:”皇上,您这是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朱慈炅偷偷抹了一把眼泪,清了请嗓子,微笑道:”朕没事,恩师不用担心。“

    徐光启闻言仍是不信,边仔细的打量朱慈炅,边奉劝道:”皇上,若是感觉那里不舒服就赶紧传太医吧,不能讳疾忌医啊!“

    朱慈炅并没有答话,而是摇了摇手,站起来朗声道:”曹化淳,拟旨。“

    曹化淳闻言,一溜烟走过来,翻出一张空白圣旨,提笔候着。

    朱慈炅接着朗声道:”帝师徐光启忠睿勤勉,劳苦功高,是为大明之柱石,百官之楷模,特授太师衔,封柱国公,年俸万石,世袭罔替。“

    曹化淳自然是毫不犹豫,唰唰唰的写起来,徐光启却是吓的站起来,惊呼道:”皇上,使不得啊,微臣何德何能,怎当得起太师之职,国公之位,请皇上收回成命。“

    说罢就待跪下去,朱慈炅却是一把扶住他,含泪道:”没有恩师哪有哪有今日之朕,今日之大明,太师和国公都不足以报答师恩之万一,恩师您就不要推辞了。“

    说罢,他朝曹化淳使了个眼色,催他快点。

    曹化淳连忙取出大印,啪的往圣旨上一盖,然后使劲往圣旨上吹起来,待墨迹稍干便将圣旨送到朱慈炅跟前。

    朱慈炅结果圣旨,一把塞到徐光启手里,坚定的道:”恩师,朕意已决,您就收下吧。“

    徐光启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封赏给弄蒙了,只能呆呆的看着手上的圣旨,为难的道:”这,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