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千里挺进九江

    第235章 千里挺进九江 (第2/3页)

调兵马的抽调兵马,该发布檄文的发布檄文。

    因为就算是朝廷用兵也得师出有名,不是无辜兴兵,而且还是朝廷讨罚大臣,对方是朝廷亲封的平贼大将军、宁南伯武昌侯、太子少保等,这就更得有个名分了。

    不然,朝廷知道怎么回事,老百姓不知,天下之口悠悠。连年的征战,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他们对战争深恶痛绝,要骂得让老百姓骂左良玉是乱臣贼子,而绝不能让百姓骂他这个帝王纵兵滥伐,昏庸无道。

    就像是前者朱由崧对四镇军将用兵,老百姓都知道高杰泛兵扬州,对抗朝廷,都知道刘良佐和刘泽清不听朝廷调度,不讨贼驱虏,因此朝廷必然要剿灭之。

    因此,朱由崧一边命大学士王铎拟写讨贼檄文,一边让内阁首辅与司礼监拟旨,一日内连发了十二道金牌,急诏左良玉进京面圣,共商讨贼驱虏事宜。

    南京离武汉千里之遥,没有现代的通讯工具,但古代传递烽火有自己的独特方式,不止是用狼烟,还设有专门的驿站,一日之内能达数百里,因此左良玉接到金牌赶往京城也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十日后左良杳无音讯,十二道金牌全部石沉大海,这也是在朱由崧预料之中的,这时兵员粮草等均已齐备,大学士王铎洋洋洒洒的讨逆檄文也写好了,朱由崧看过之后非常满意,这时南京城外八万大军整装待发。

    朱由崧一身戎装,刘肇基、李全、郑大木紧随左右,高弘图率文武百官列队送行,老百姓知道了纷纷涌上街头,看这位帝王又要御驾亲征了,议论纷纷,有人给他盘点了一下,朱由崧从五月登基到现在,半年时间这已经是第五次御驾亲征了,前四次是征讨四镇不法军将的,这次又是讨伐谁呀?

    朱由崧命人当众颂读讨贼檄文,老百姓这才知道真相,原来是功高盖世的武昌侯左良玉又造反了,有骂乱臣贼子的,有感叹朝廷命运多桀的,朱由崧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