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

    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 (第2/3页)

,将那些流寇招抚了事。

    到现在这些曾经被招抚的流寇大多数有了八大王张献忠和曹操罗汝才两个人带头,大多数都选择复起,如同床榻天刘国能这样死心塌地为官军办事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原本那个五省协剿的美好计划已经不合时宜,杨嗣昌依然拿着这张网去捕鱼,说到底已经成了到处漏风的破网,已经上过一次当,没几个傻子还会被逮住。

    杨嗣昌率京营督师剿匪最开始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在给崇祯的奏疏里意气风发的写下“三月内流贼尽除”这类煌煌屁话。

    结果自那以后就开始被张献忠吊打,牵着鼻子走。

    半年过去,除了留下中原大乱的局面,还有增兵十四万,加饷近三百万这种朝廷无论如何也不填补不上的缺口。

    其实这也并不都是杨嗣昌的过错,天下富户均摊加响的想法是美好的,但却太不切实际了,这些本该富户均摊的饷银,现如今完全都是压在了百姓身上。

    百姓喘不过气,自然纷纷喊着“迎闯王”的口号起义。

    杨嗣昌是徇吏,提出的点子往往能切重厉害,是最直观解决事情的方法,崇祯就是知道这点所以才不遗余力的相信。

    但他不知道杨嗣昌的毛病也多,往往是根据自己喜好决定弹劾谁提拔谁,多年来,不知多少真正有能力的文武被庸才顶了位置。

    卢象升是能臣,是儒将,既能在战场上呼风唤雨,又能在朝堂上清心寡欲,但不擅长巴结逢迎。

    按理说,这两个人截然相反的人物,总归是有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可无论是谁出来督师结果似乎都已经注定。

    由此,不少算卦的江湖术士甚至大喊着天命在闯。

    所谓总督天下兵马的卢少保当年连一个边镇都管不了,实际上一直都是率领天雄军孤立无援的奋战,到最后战死了却连个荫封都没有。

    杨嗣昌出来也是一样,眼下已经属于穷途末路,命令传到哪都是阳奉阴违,心力交瘁之下已经没什么好点子了,被张献忠牵着鼻子走,至于那忽然想起来的山东军早就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五省官军跟着他成了到处救火的消防员,往往是张献忠攻破了这里,大肆的抢掠一番后带着流民离去,这时候杨嗣昌才带着人才姗姗来迟。

    不少天的夜里,曾经朝堂上意气风发的那个杨阁部早已消失不见,真真正正成了迟暮的老人。

    到了眼下这个地步,他已经什么想法都没有了,那种绝望和无助,其实要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杨嗣昌能力在此,的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