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东南局势

    第24章 东南局势 (第3/3页)

的莲花屿孤浮海面如莲花出水,水深波平,安若堂奥。金屿门兀立中流,两山夹江如门,极易控守。沿海明军北上南下,沙埕几乎是必停的海港。

    海湾两岸峰峦绵延,形势险要。因为山势阻隔,沙埕虽在大陆,可大军难以从陆地接近,郑彩在沙埕驻扎2000兵,修筑坚固的堡垒。福建鞑军实力有限,多数军队还要压在郑成功头上,暂时无力对付郑彩军。

    “鹿港一带现在是什么情况?”

    “郑、周两家近3万人,在乌溪以南,旧浊水溪以北占据了约300平方公里的近海平原。

    我们在郑彩东面扩展到了南投台地。在浊水溪和旧浊水溪之间,是以大肚王国为首的番社联盟,面积也是约有300多平方公里。浊水溪以南由荷兰人统治。我们与热兰遮都想留着番社联盟,作为缓冲区。”

    梅登补充道:“热兰遮向我们建议,由我们双方共同保证大肚番社联盟的独立。”

    “台北评议会什么意见?”

    “同意荷兰人的建议。”

    守序点点头,“你们是对的,留着番社对我们有好处。郑彩发展好快,什么原因?”

    “郑彩虽然被国姓击败,但他在大陆有许多残余人脉。另外,我们判断,参与到鹿港开发的不止郑彩与周瑞,郑鸿逵应当也有股份。”

    守序:“郑藩的人都在留退路。”

    “国姓是个非常强硬的人,我们猜测沿海很多势力很怀念郑彩,所以明里暗里给他提供帮助。”

    “可以想象。”

    梅登:“我们把郑彩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在婆罗洲圈了块地,势力已不容小觑。”

    守序:“郑彩不得向郑成功复仇,这个承诺我们是背过书的。必要时你们要提醒一下郑彩,不管他势力有多大,我们始终反对他对大木的任何复仇行为。”

    “我们会保持密切关注。”

    “好吧,最后看看舟山。”

    因为守序的原因,原位面的惨案没有发生,明军和鞑靼人仍在舟山对峙。

    “阁下,你知道舟山明军大致分为两派势力,”菲尔霍夫继续介绍。

    “张名振占据舟山本岛,周鹤芝占据桃花岛、登步岛,王翊占据六横岛,另外还有分散在本岛周围的一些小势力,这些军队以张名振为盟主。

    另一派以我们的盟友沈廷扬为主,占据舟山以东的岱山诸岛。

    在本岛与大陆之间的金塘、大榭诸岛虽然面积足够,但由于地处前线,处于无人状态。鞑靼人与明军都放弃了中间岛屿,岛上只有明军设置的几座瞭望哨所。”

    守序:“鞑靼人有多少兵?”

    菲尔霍夫:“鞑靼刘都统与仆从军定海总兵张杰,上万军队集中在甬江口定关正面,有战船265艘,其中不少较大的戎克船。

    苏州总兵王燝率江南水师6300余人,战船145艘集结在吴淞口。

    台州总兵马进宝率水师6000余人,战船120艘集结于台州海门卫。”

    “明军有多少船?”

    “说是战船近千,但据我们观察,最多500艘有战斗力。当地明军建制很乱,兵力不详,我们估计,不会比鞑靼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