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李朝

    第32章 李朝 (第3/3页)

蔗糖、绸缎需求一样很大,而辽东、朝鲜的皮草、人参、高丽纸运到南方,肯定不缺销路。沈廷扬借着这次机会,彻底打开了朝鲜的海贸之门。

    不过这次得到的货物还不够装满返航船队。

    张鹏飞还得从大陆给返航的船队搞一点。

    鞑靼人入关,关外实现和平,辽东人口生产恢复增长。

    1653年,鞑靼人更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招募100移民,文官授知县,武官给守备。每百名加一级,移民每日给官粮1斗,每一垧地给种6升,每百名给牛20头,免三年钱粮。这移民待遇比孙可望的战兵还好,山东直隶移民纷纷进入辽东,在南四卫开垦种植。

    东江镇放弃旅顺,重新恢复机动性。张鹏飞命海时行驻大长山岛,李进文驻广鹿岛,林庆业驻小长山岛。随后点兵出击。

    南风平和,东江镇在东起鸭绿江口,西至莱州湾的广阔战线上开展破袭。

    明军携带了很多舢板和近海桨帆艇,频频登陆袭击。

    吴三桂在川黔前线,藩下老家宁远兵力很少,张鹏飞登陆觉华岛,回到曾经驻守过的岛屿,抄略吴藩靠近海岸的庄园。

    东江镇发掘了一支意外的盟军。

    旗下逃人。

    整个顺治年间,即便在已实现和平统治的北中国,八旗依然在随意捕奴。有迎亲路上的新娘子,有新婚后回门的新妇,被满洲拿入营中为奴。

    八旗入关后,汉人奴隶大量逃亡,数量之多,甚至让满洲不得不放弃奴隶经济,所以有了《逃人法》。

    汉人奴隶的境遇都是极惨的。鞑靼朝廷规定不许虐待和杀害奴隶的命令就是张废纸,家主私下逼责致死而以自杀呈报。

    “我主子不给我饭吃衣裳穿。”

    “我主子一日打我两次,因受不得逃出。”

    “被主子打骂受气不过。”

    “因遭水灾,随各人逃走就食。”

    “妻子被主子残虐,只能逃。”

    东江收留的逃人大体是类似情况。

    八旗给女奴耳朵上打三个洞,这根本逃无可逃。

    顺治朝逃人法执行极严,甚至有亲生女儿逃回家,父亲不敢收留的。

    逃奴被抓一次,鞭打一百,脸上刺满汉双文,逃人。第二次直接杀。

    鞑靼人控制地方甚严,重新获得自由的奴隶故乡难回,纷纷啸聚进山。北直隶境内有许多这种所谓的“土寇”。

    山西、南方都去不了,逃人只能藏在蒙古、直隶、山东。

    以有战斗经验的逃人为骨干,部分逃人拿起刀枪,向满人复仇。

    这些人主动投效东江镇,或是带路上岸抄略。给张鹏飞平添一道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