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八百里钢钳8

    第55章 八百里钢钳8 (第3/3页)

朝军被明军视为废物,进军途中即断了口粮,但在富察之野,顽强的朝军战斗至阵亡率53%才投降,以朝鲜鸟铳手为核心的联军方阵表现比萨尔浒参战的大多数明军表现好得多。王众喜运气很好,他从富察之野的死人堆中爬了出来,幸存至今。

    候长舒来自马林军。马林是萨尔浒战场表现最好的将军,他的部队也是整个明清战争史上表现最好的明军。马林先是每日进军必下硬寨,以有力的侦察发现了在密林和山谷中向其进军的努尔哈赤主力,避免了像杜松和刘鋌两个,吹得牛比哄哄的名将,实际却是两条废柴一般的将领在行进和战斗中被鞑靼人突然压到眼皮底下还未发觉的悲剧。

    努尔哈赤对马林的突袭未成功,马林以果断的措施退回前一夜修筑的坚固营垒。面对漫山遍野的建州骑兵,马林冷静指挥,分出一支部队埋伏在战场侧翼,正是这支埋伏的部队极大拖慢了努尔哈赤进攻。接着马林主力开出大营,在野外游走,结方阵与努尔哈赤硬扛。

    在敌军绝对优势的骑兵压迫下,马林将战斗拖了很长时间,最后率相当一部分官兵保持建制成功突围,对比不战而逃的李如柏、被代善指挥的万余骑兵打到全军覆没的刘鋌、被彻底打散的杜松,马林一路表现算相当好了。

    如王众喜和候长舒这般的战争亲历者,甚至包括少数被俘的八旗兵,他们给联邦陆军提供了大量鞑靼军的第一手材料,构成参谋总部、士官学校研究鞑靼人的基础。不夸张的说,联邦研究了上百个明鞑战利,对八旗兵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鞑靼朝廷自己。

    守序丢掉酒杯,“两位,你们说的对,三水将会是如同萨尔浒之战一般决定谁主天下的决战,但这一次,失败的将会是鞑靼人。”

    敌人的马队冲锋了,岳乐派出7000骑冲入战场,回飙突起,烟尘涨天,一如富察之战中,岳乐祖父代善指挥上万骑兵从瓦尔喀什谷地涌出,快速逼近至朝军方阵那样。

    前线,各步兵营长高举指挥刀,站到营旗之下。

    战线左翼呈分营纵队的2个营倾斜行军,站到战线最外侧。

    “预备列方阵!”

    “队列左右两侧的连组成方阵。”

    “行军!”

    连续三道命令下达后,纵队中间的两个分营分别前往左右两侧,组成垂直于原开进方向的2个新分营横队,最后1个分营继续向前推进,将方阵封口后原地后转,一个营下属的4个分营,8个步兵连首尾相继,完全封闭,呈空心方阵。

    陆军条例中最大的方阵是4个营联合组成的旅方阵,但战争中,这种过于厚重、繁杂的大方阵从未出现过,较为简易,每边3排横队的营方阵是最常用的防骑兵队形。

    随着令鞑靼人眼花缭乱的步兵队形变换,16个营方阵很快在战场中形成,各旅、团长选择就近的营方阵加入,密集的刺刀闪着寒光,旅军旗、团旗在战线中猎猎飘扬。

    12磅野战炮以标尺25射出实心弹,两个营一共12门重炮,沉重的炮弹在900米外第一次落地,部分形成跳弹,击穿一整列敌军骑兵,残值碎肉飞得到处都是。炮兵打出最大射速,每两分钟射出3发炮弹。

    4个轻骑兵团分出少量骑兵在战线中央和两翼游走,约有3000名骑兵集中由第2师的师长菲尔霍夫指挥,4排骑兵横队自北向南撞进鞑靼骑兵的队列中,那边的战场一片混乱,烟尘漫天,暂时什么都看不清。

    守序放下望远镜,“萧得成。”

    近卫军团长立正敬礼。

    “带上你的全部军队,去支援菲尔霍夫。”

    近卫军下辖2个完全由老兵组成的步兵营,2个近卫卡宾枪骑兵中队,2个乘骑炮兵连,12门4磅炮。

    雷州战后,应近卫军强烈的请求,卡宾枪骑兵装备了胸甲,近卫骑兵是仅仅在番号上有区别的重骑兵部队。

    守序几乎在看到鞑靼骑兵冲锋的同时,即投入了他主要的预备队。

    近卫军将对敌军最主要的野战力量发动一次步骑炮联合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