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东印度公司与阅舰式

    第6章 东印度公司与阅舰式 (第2/3页)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安汶大屠杀之前,一直只想安静的贸易,没有与任何当地国家交战的想法。

    基于不同的贸易类型,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分支机构的设置上也颇有不同。在巴达维亚、马六甲、班达和台湾,荷兰人是纯粹的征服者,这就要求在这些地方设置类似地方政府的机构,并派驻军队。

    1640年前后,安汶、班达、摩鹿加群岛、科罗曼德尔海岸、锡兰和马六甲,是公司六个最重要的分支机构,巴达维亚在这里派驻有行政长官。在孟加拉、苏拉特和波斯,公司设置有贸易主管。在万丹、日本和帝汶岛是驻扎官或是首席干事。

    地方也仿造巴达维亚的权力结构,地方首长与一个地方委员会一共管理。地方首长是委员会主席,其他包括有分管贸易的资质商人、军事指挥官、首席簿记官和司法部门的最高官员,检举人或者检察官。当然,在实际运行中,情况也往往会发生变化。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设立一个人数也许不多,却很全面很正规的官僚机构,每日间都充斥着有趣的官僚游戏。

    在这一点上,英国人就要灵活的多。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就没有太复杂的官僚机构。英国人的薪水待遇也普遍高于荷兰人。并且公司董事会允许职员在公司的生意中跟投。英国人认为这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捆绑在一起。

    荷兰人则恰恰相反,董事会严禁员工以权谋私。这反倒造成了贪污与走私在亚洲盛行。山高皇帝远,阿姆斯特丹派人到巴达维亚路上得花8个月,倒霉的时候,还得花上18个月。荷兰人的路上缺少补给点,他们在路上要经过三段危险的航程。第一段在几内亚湾附近,他们只能在很狭窄的航道上行驶。一旦偏离航道,要么被洋流卷进危险的几内亚湾,要么被冲到美洲海岸。第二段在好望角,经常有商船撞碎在好望角的礁石上。第三段在绕过好望角沿西风带的航程段,也经常病死人。第三段航程随着毛里求斯基地的建立,现在情况好了一些。好望角还要等等,南非殖民地建立后会有些好转。几内亚湾,暂时还无解。

    从阿姆斯特丹出发时的整船人到巴达维亚的海路死上一半并不罕见。到巴达维亚也只是噩梦的开始,被淘汰过的人在抵达亚洲短短时间后又会染上各种热带病,再死掉一半。如果倒霉被派到香料群岛,那真是九死一生。

    缺乏监督机制,死亡率又高,东印度公司所有人都是在用生命为赌注换取成功的机会。每个贸易主管,每个东印度委员都会想法在公司的商船上夹带个人的生意商品。以公司的生意为代价,谋取个人财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于为整个大家族争取高官厚禄,他们有无法控制的野心和无法阻止的决心。”

    荷兰在亚洲的贸易主管经常向国内汇兑数额惊人的财富,实在看不下去的公司董事会很是处理了几个人。这就导致,很多荷兰人将金钱委托给基友英国东印度公司带回欧洲。

    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设在欧洲的董事会,董事会主要由荷兰与泽兰控制,但在联省共和国复杂的政治格局中,公司也不能完全忽视其他省的诉求。公司欧洲总部日常管理由一个“十七人”理事会负责,也就是通常说的17绅士。

    遥远的欧洲董事会想法与亚洲管理层面临的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不同,强势的总座一般都抱着同一个态度,“祖国的先生们在国内做他们认为最好的决定,而我们按照我们自己正确的判断行事”。

    ……

    陈守序在梅登临行前提醒他,“我们要时刻牢记巴达维亚是一个军事强权。但也丝毫不能忘记它是一家贸易公司。联合东印度公司始终会受到上市公司本质诫命的驱使。”

    两条运河河道从巴达维亚堡城下流入大海。东印度公司的战舰和商船停靠在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