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扩张

    第12章 扩张 (第2/3页)

支丹为主,真腊人为辅的混编机动营。陆军将其中1个营放在惹拉府,1个营放在陶公府。切支丹营的装备仅次于野战营,除了长矛、倭刀、铁炮和铠甲,他们还装备了一些轻型佛朗机。

    最早加入金城,也是最被信任的1个切支丹营驻扎在金城府北边,作为北方3个警卫营的后援。

    除了葡萄牙人,所有警卫营的士兵都分配了土地、耕具、牛。所谓地方警卫营,中央财政只承担一部分支出。未来他们的军费将会由地方承担另一部分,同时土地也作为酬劳发给士兵,他们也有义务自备部分武装。

    分路出击的士兵并没有遇到激烈抵抗,少数天方教匪徒很快就被镇压。一些人逃进了密林深处,一些人逃到南北的邻国。

    至此,除了交通不便的安达曼海沿岸,金城对原本北大年国的国土全部完成了占领。南北的边境线都有明显的河道作为地标,金城的军队在抵达边境后纷纷停了下来,只有西南方向金城河上游是例外。

    在西南方向与金城交界的是霹雳国。霹雳国的登记人口只有5000人,是整个半岛最小的国家。霹雳完全依赖境内的锡矿,在几个大国之间维持艰难的平衡。

    金城与霹雳国的分界线为桑伽拉克哩山,这一带的山区埋藏着金城境内唯一的锡矿。

    为了探索锡矿,金城的士兵突破了桑伽拉克哩山的山脊。这也是根本无所谓的事情,霹雳对此地区的控制,完全是不存在的,霹雳苏丹也根本不知道那里是他的国土。

    锡矿开采在此时的利润极高。有些人永远不会得到释放,比如那些抵抗征服者入侵的战俘。元老院将5000名战俘投入到金城上游地区的锡矿开采中。

    陈守序在之前的工程建设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林家承包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是向国家租赁的战俘人力,这导致他们并不重视对奴隶生命的保护,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死亡案例。

    陈守序将工程承包的建设体制做了一些改革。从EPC工程总承包改成了PPP公私合营,比如这次对锡矿的开采。首先面向所有人公开招标,招标条件会设置一些如工程经验和财力的门槛。对中标公司,金城银行发放一笔建设贷款,中标公司用自有资金和贷款买下全部奴隶对锡矿进行开发,这些奴隶将完全属于公司所有。

    金城财政部承诺对中标人的工程支出给于固定收益,分年度支付。如果将来锡矿开发的利润低于支付金额,财政部会掏钱补上这部分差额。如果锡矿利润超过支付金额,财政部会在超出部分中拿出一些作为对公司的奖励。

    陈守序这么做,除了将奴隶变为私人财产,激励他们尽量节约人力的同时,还在两个方面平抑了波动。在建设期,南洋银行的建设贷款多数并不会实付现银,而是采用受托支付,直接付给上游的原材料商和粮食商人,这往往又可以通过承兑汇票的形式完成交易。在运营期,由于合营的方式,锡矿的收购价格并不会随市场剧烈波动。

    这种公私合营的方式当然还要在以后实际运作中不断完善,陈守序只是完成了个开头。

    南方诸小国惊恐地看着急速扩张中的金城。陈守序向南方的诸苏丹国发去了国书,向他们宣布金城无意继续扩张,会满足于北大年国原有的土地。

    凡事都要有个度,陈守序如今也确实没有在陆地扩张的能力和意愿了。除了金城和边境线有些人口和军队填充,在腹地的广大地区连田地都处于抛荒的状态。按照陈守序原本的计划,他是想再获得几万真腊的人力补充后,再进行这次扩张。这样可以节省宝贵的白银储备。

    取消真腊计划,在没有充足人力的时候强行提前占领土地的坏处也显而易见,金城的白银储备进一步下降。

    在陆军完成扩张后,苏卡达纳港攻略被提上日程。与真腊攻略不同的是,苏卡达纳港将由海军唱主角。

    金城河在城边缓缓流过,海军基地棱堡位于河流的左岸,与右岸的城市隔河相望。

    这天陈守序没有骑马,与马尔蒙一起搭船渡过了金城河。过河后,他没有着急开会,而是先视察了施工中的基地。

    负责基地建设的林恩.斯特林向两位提督做着讲解:“阁下,棱堡是由金城河上游运来的大块岩石,经切割后与水泥建筑而成。这是我见过的最坚固的堡垒。只是据工程师说,水泥现在并没有达到最大强度,还需要对建筑再养护半年。因此我们还不能将重炮搬进去。”

    看着眼前不亚于阿卡普尔科城圣地亚哥堡的棱堡,陈守序很是高兴,问道,“不错不错,你们统计过没有,一共用了多少水泥?”

    斯特林:“400多吨水泥。国内的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