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孩子,你父亲是谁

    第27章 孩子,你父亲是谁 (第3/3页)

此根本无力反对,甚至现在文官也有了军阀化的倾向,如崇明下江监军道荆本彻,军纪败坏,直接控兵,组织打粮。

    因为建州南下消灭乱兵,一开始,士绅对建州其实是持欢迎态度。

    与乱七八糟到处抢劫的南明溃军相比,建州还有一定的秩序,只要是不抵抗的州县,一般不会有大规模的抢劫强奸事件。

    士绅百姓都不支持明军,包括福山在内,崇明明军少数沿江地盘也都逐渐丢弃了。就连吴淞土著总兵吴志葵也无奈放弃了吴淞所城,吴淞的军户几乎没人愿意为明朝打仗。都是乡里乡亲,吴志葵只得把所城交给金山卫参将洪恩炳,自率部分亲信撤到崇明岛。在洪恩炳向李成栋投降后,明朝在南直隶大陆已无寸土。

    这让沈廷扬与守序的后续移民计划落实的很艰难,就在沈廷扬发愁的时刻,敌人来了个超级助攻。

    建虏相继攻克南京和杭州,很容易,得不到民众支持的明军几乎毫无抵抗能力。与明军比起来,天气更麻烦。江南实在太过湿热,建虏八旗兵适应不了南方气候,病死的比战死的更多。多尔衮开始浪了,他命令多铎六月撤军回北京,接着颁布剃发令。

    全体男性满服剃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没多少人在乎明朝,可剃发令就不一样了。

    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这不是亡国,是亡天下。

    剃发令将两个同样腐朽的封建王朝之间的兴替变成了民族之战。

    建州已经建立起来的统治秩序瞬间崩溃,江南一片烽火。与后世的日军一样,建州现在只能控制运河作为交通命脉,和主要的州府,乡下全是各路义军掌握。

    崇明明军迅速作出反应,淮河镇总兵张士仪沿江上溯。吴志葵重占松江,金山卫候承祖杀死建虏任命的官员,重竖明军大旗,与吴志葵汇合。

    黄蜚的野心更大,黄蜚文武双全,好结交文士。抗清义军纷纷来联络黄蜚,同推黄蜚为东南抗清盟主。恰好此时,郑芝龙也来信,约黄蜚同复江南。黄蜚热血上涌,打算从黄浦江向太湖腹地开进。

    黄蜚作为北方水师,他在江南一点根基都没有,现在失去了朝廷的支援,黄蜚迫切需要一块地盘。他看中了太湖,环太湖沿岸尽是中国最富庶的州县,依托强大的战船,黄蜚觉得在太湖上来回扫荡,不仅可以补充军需,也能打垮建州在江南的统治。

    吴志葵极力支持黄蜚,他向黄蜚承诺守住黄浦江一线。原本身处绝望的境地,现在突然闪现了一丝曙光,崇明的明军开始了全线反推。

    守序作为外人,没有能力影响到什么。

    现在黄蜚虽然大海船不多,可相对于黄浦江这条小河与太湖大澡盆,黄蜚的船还是太大了。

    守序找到黄蜚:“黄帅,我需要运输一些移民,能否把你的大船给我用用?我付钱。”

    黄蜚迫切需要银子来养兵,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守序。为了亲自掌握这笔银子,他派侄子控制30艘海船,接受了守序的雇佣。

    出兵日,吴志葵与黄蜚共同行动,吴志葵把大营设在上海县柳湖,保卫黄蜚的后路。

    觉华岛水师向明时和数部明军这次没有与黄蜚一起了。

    守序与几个明将并肩站在吴淞黄浦江边。黄、吴二部,水兵并家属两万人,战船上千艘。

    守序轻声说道,“向总镇,你们这次也不看好黄帅?”

    “劝不住。”向明时的语气里有些沧桑。

    守序脑子翁地一声,三两步走过跳板,冲上黄蜚的座船。

    向黄蜚深深一揖,守序道:“请黄帅把子女托付给我。”

    很莽撞,很无礼。诧异过后,明军士兵有人脸上浮现出愤怒的表情。

    黄蜚脸色隐情不定,“国主这是何意?”

    守序很坚持,“太湖狭小,战斗频繁,贵部携带家属多有不便之处。黄帅,我们并肩转战上千里,请相信我。不止黄帅,贵部诸将士如愿意,子女也可托付于我。”

    黄蜚沉默片刻,哈哈大笑。竟同意了。

    在黄蜚建议下,总兵胡学海、黄光志,参将涂旭初、唐世荣、薛去疾和诸官兵,留下400多个幼子幼女。

    夕阳西下,进军太湖的明军船队有十几里长,浩浩荡荡。

    守序抱起一个男孩,“你叫什么名字,父亲是谁?”

    孩子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叫薛诚,我爹是薛去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