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二只被北风全歼的舰队

    第34章 第二只被北风全歼的舰队 (第2/3页)

    看完守序带来的银行章程,黄斌卿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思考了一阵,“我可以出钱,但有条件。”

    “明辅兄请说。”

    “卖战舰给我。”

    守序的战舰全歼数千真虏的消息传遍了江浙,这是明军从未取得过的战绩。黄斌卿有心也弄点过来。

    “夹板战舰需要熟练操纵软帆的水手和帆布储备,便是我卖给明辅兄,你能用吗?”守序淡淡回来一句,这是所有明军暂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没有,所以我就不要夹板战舰了。”

    “那明辅兄想的是?”

    “把蜈蚣船卖给我。”

    原来是加列战舰,这不是不可以。四艘加列船原就不在海军序列中,桨手都是守序在后江找林同文自行解决的。

    “明辅兄打算出多少钱?”

    “5万入股,8万债券。债券分四年归还,国主每年提供10000石粮食给我。”

    二两银子一石粮,这是崇祯四年以后,苏松地区的平均粮价。比现在宁绍台等地的粮价低。倒是可以接受,在暹罗采购粮食运到舟山,成本大多是运费。守序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确定,至少不会亏。如果从台湾起运,可能还可以赚一些。

    “如果我要买四艘蜈蚣船呢?”

    守序笑了笑,“加列船的帆装虽然比盖伦船简洁,但我觉得四艘一起来,明辅兄一时也凑不齐人手的。先两艘如何?明辅兄拿去用一用,合适再买。”

    黄斌卿想了想也同意了,“价格多少?”

    “4000两一艘。”

    “好吧,成交。”黄斌卿没还价。

    1英镑大约是3-4两白银,一千英镑一艘加列船,守序倒是没想着赚多少。

    从舟山出来,守序长舒了一口气,总算又有钱了。在崇明岛获取的额外移民,让他把原本计划给台北填窟窿的银子都砸了进去。现在手上只有5万两备用钱,其他都快花完了。

    李元胤那个小子一口气卖了5000名女子过来,10两,20两,50两,100两分为四档,10万两银子很快就花光了。

    根据这些买来的女子透露出来的消息,现在不止是李成栋一家在卖。苏州总兵杨承祖,太仓总兵张天福,徽宁池太总兵张天禄这几个高杰家的降军都参与进来了。

    江宁驻防八旗从中也分润了不少,对人口走私生意压根不管。

    女人大部分是之前被掳掠的。洪承畴上任后,有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在已安定的地区恢复生产和秩序,杨承祖为此被惩罚了一次。

    如今还能抢的只剩下松江前线的李成栋和徽州前线的张天禄。猜到这笔生意没有多长时间了,几个绿营总兵都在抓紧时间做最后一单。

    守序带着14万两白银回到崇明,已是八月底。

    上游坏消息传来,刘孔诏放弃了福山港。刘孔诏的军纪不好,他控制福山港期间,当地剃发百姓和束发百姓互杀,号称“杀剃头”和“看光颈”,随刘孔诏来的有数千常熟束发难民。刘孔诏向沈廷扬拱拱手,就把这些跟他一起来的难民丢在崇明岛,出海撤向福建。

    接着是更坏的消息。

    淮河镇总兵张士仪上万官兵在太仓州浏河全军覆没。

    张士仪在长江南岸登陆,试图攻略太仓州。却在这里遭遇了早有准备的苏松提督吴胜兆,归属吴胜兆指挥的各部绿营兵有上万人。张士仪不是对手,只能登船撤退,可这时东北风大作。张士仪的战船全被拍死在了江岸上。张士仪的兵被吴胜兆追杀,他只能率小部分亲信逃进浏和城中。被建州团团包围,八月二十五日,张士仪向吴胜兆投降。继江南防线后,崇明岛上游防线随着张士仪的投降崩溃。

    同日,李成栋进占上海,兵不血刃。留

    下来的上海百姓纷纷前来拜见,杀猪宰羊给他犒师,李成栋很满意,未屠上海。

    江北总督田仰率李士琏、张鹏翼和张国柱撤回崇明,向沈廷扬告辞,他也要南下福建。

    沈廷扬叹息一声,也只能请张鹏翼随船带一些难民去岱山岛,并再借用张鹏飞一段时间。

    接着是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