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海南岛的沙漠

    第10章 海南岛的沙漠 (第3/3页)

口大量稻米。

    琼北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琼州与台湾另一处不同的地方是,这里的平原台地坡度太平缓,河水流速缓慢,很难实现自流灌溉,必须依赖水车风车等提水措施。先辈们在琼山县修筑海堤屏蔽潮水,引河水冲洗盐碱地,将琼山等地变成了万顷良田。借助水车和水坝,先民们甚至将定安县的山谷地带都变成了水稻田。

    但全岛能有这种开发程度的,只有琼山寥寥数地而已。

    琼东陵水、万州、乐会是风灾多发区,海南平均每年被台风袭击3次,琼东三州县是台风重灾区。虽然那里地理气候条件尚可,降雨多,气候湿润,河流通航条件也不错,但在琼州并未得到完全开发的现在,愿意移民到琼东每年扛台风的人并不多。

    琼南和琼西气候大致相同,降雨少于五指山区,气候干爽。

    面向北部湾的琼西昌、感二县几乎不会被台风侵袭,琼西降雨偏少,年均只有1300mm,多半集中在夏季,且集中在山区。

    琼西沿海地区存在很多小片的沙漠,这里有中国南方最大的流动沙丘。造成的结果是琼西有沙尘暴,风沙漫天,这里罹患眼疾的人数比例接近中国北方。

    先民们砍伐掉森林,高大的乔木消失后,稀落的次生林、草原和草坡出现在海南岛,其中又以琼西最多。岛上牛羊遍野,随意放牧,无冒领之人。明朝的海南岛由耕牛进口地变为出口地,成为广东耕牛与羊群的主要输出地,牛税也成为海南一大税源。

    守序看着地图,琼西没有台风,是联邦控制区内唯一降水在2000mm以下的地区。降水少意味着疟疾发病率低。这里只要投入不多的成本就能成为联邦领土周围最大,最好的牧场。

    降水少也有降水少的好处。

    琼西至少能满足守序三个需求。

    战马养殖。南洋粮食产量高,不缺养马的饲料,当然可以圈出养马的牧场,可牧场总是不嫌多的。印度卡提阿瓦马太贵,每年的运输量都不多。琼西干燥的气候,让守序可以试试在这里养殖一些对湿热环境适应性不是那么好的战马。

    琼西比台湾更适合种植剑麻,剑麻不在乎砖红壤,甚至可以起到改良土地的作用。

    最关键的一点是,联邦周围没有比琼西更适合种植棉花的地区了。本土、后江和台湾等地可以种植一些来自东印度群岛的棉种,这最多只能解决部分民众穿衣的需求,达不到生产战舰帆布的标准。有了琼西,守序就可以憧憬一下自行解决部分帆布的可能。

    守序开始在地图上圈地,“曾中丞,我答应每年给你提供军火,条件是把崖州、昌化与感恩这三地的官位交给我的人。”

    崖州等三地人口稀少,现在产出的税粮只有7000石,就算加派劝捐事例一起上刮地皮,也不过1万石。守序甚至可以答应曾樱,每年仍旧照1万石的标准给他纳税。

    曾樱不动声色,“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我岳父如何?”

    中国自古有异地为官的惯例,不过现在是王朝末世,谁还管的了那个。

    隆武朝如曾樱这样的军门离开福京时,皇帝都会给予空头剳付,就是空白的委任状。皇帝没钱,就靠卖空白官照抵冲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