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长子南征

    第24章 长子南征 (第3/3页)

人,因为是拓殖,所以明军都带了家属。一共近16000人,分乘130艘战船浩浩荡荡南下。

    梅尔维尔号和淡水号为明军引航,路上在温州和福建小试了几把身手。

    闽浙交界处的福宁直隶州下辖一州二县,每年赋税折银大约9600两。全口径财政收入大约在4万左右,相当于杭州余杭一县。

    隆武帝在福建刮地皮不算特别狠,郑芝龙奉行不抵抗政策,当地也没遭受太多兵火蹂躏。

    没有了郑藩水师的保护,闽北沿海简直是一片空虚。5000多缺粮少械的明军,金士英的登州兵,杨羹卿的贵州兵分头登陆,很快就打开福宁州、宁德县和大金守御千户所3座沿海城池。

    王朝先的兵是真能打,他的嫡系是来自四川的土司兵,因为从辽东战场撤下来,部队中的关宁、东江兵比例很高。据随军的台北观察员回报,王朝先那400兵战斗力比其他明军1000人都强。

    一州一县简直是大补,明军掳掠了近万男妇,够吃半年的粮食与不计其数的农具。

    守序的陆军驻扎于东冲半岛大金所,这里是分给他的捕猎地点。

    建州定南大将军博洛领兵驻于福州,但拜福建多山多河的地形所赐,他几乎不可能将军队及时沿着海岸线增援过来。福建地形决定了在这里用水师沿海输送兵力将能使敌军疲于奔命,海军机动性上的优势彰显无疑。

    当建州兵的旗号出现在宁德县境内时,明军已经带着平民、财货从容登船。由南而北,明军逐次撤退,在沿海城镇饱掠而归。

    当明军全部集结到东冲半岛,船只数量已经增加到200艘。福宁州是南北航运要道,渔船商船极多,有些小船下南洋不行,去台湾问题不大。

    东冲半岛实在太险要,与陆地连接的地峡最窄处只有1km,建州兵重新占领州城后未敢做深入追击。

    联军顺利返航基隆港,守序未让明军下船。

    台北陆军这次全程没参与战斗,基本是在押送移民船只。最后在福宁州与建州骑兵遥遥相对了一阵,让守序欣慰的是,可能是从未打过败仗,这只以华人为主的步兵尚未被明军传染上对建州骑兵的恐惧。

    台北行政长官官邸,守序找来菲利普.爱德华。

    “暂时离开海军,去做古晋总督?”

    “失去了利马号,我们至少还要过几年才有新巡航舰加入。在这期间,你可以试着去经营一片领地。”

    “听上去很有趣。”

    守序笑了笑,菲利普早就有经营一片领地的想法。

    “资源有限,我暂时给不了你太多。战舰你带走暴风号和灵江号。陆军我把本土那三个乙等连交给你。”

    菲利普:“这也太少了。”

    “兵力的情况你是知道的。这次与我们在其他地区的拓殖不同,将主要依靠那些明军。”

    菲利普托着下巴,“所以,我的主要工作是引航并充当调解人?”

    “我会给你派几个熟悉明军情况的幕僚。但现在这个阶段,不要插手他们的内部事务。”

    “那就是说我开始的身份更多是古晋商馆的馆长。”

    “差不多,干不干?”

    “有些难度,不过我喜欢挑战。”菲利普一笑,“但你得拆几门重炮给我,攻城和筑垒都用的着。”

    守序同意了。

    给菲利普的战舰只有2艘小船,运输船给了30艘。

    明军完成船只整备,联军一共200艘挑选出来的大中型戎克船,满载着22000人扬帆南下。这次航行太重要了,船队避开了危险的菲律宾沿海,没有走西班牙人开发出来的东洋航线。而是走了传统的去勃泥等地的西洋航线,从台北出发,直航三亚与后江,转舵向南,在纳土纳岛休整,待士兵恢复身体后攻打古晋城。

    原本的西洋航线大约需要三个月才能抵达婆罗洲,联邦优化后,这个时间缩短了一个月。路上可能会出现损失,但明军的数量够多,守序想不出当地的马来王公拿什么抵挡这只如狼似虎的劫掠大军。麻烦的是后面的治安战,那个只能慢慢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