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重整粤西防线3

    第21章 重整粤西防线3 (第3/3页)

    高州府难守,化州城是粤西外围防线顶在最前面的一座要塞。

    现有的化州城墙有两道城墙,外城墙长870丈,高1丈6;内城墙长563丈,高1丈9。城堡呈圆形,敌楼角楼各4,窝铺30座,只有东、南两道城门,各筑瓮城。

    以州城而论,化州十分坚固。可这样的城墙难以抵挡红夷大炮长时间轰击,必须加以修改。

    守序理想中的方案是将化州改为一座大型星形堡垒,修七八个大锐角台,再修七八个半月堡,里外挖三道壕沟。

    棱堡耐打全依赖于巨大的土方量,张孝起缺钱缺粮缺人,显然一时难以将化州城修成理想中的状态。因此第一期方案是加厚墙体,尤其是西、南两面不临江的墙体,在护城壕外增筑4座实心锐角台,2座半月堡,新棱堡外再开挖一条护城壕,修筑斜坡防炮。

    守序在婆罗洲沙里巴斯河与古辇河之间给了高州守将李明忠一大块地。李明忠计划移走高州府城百姓,拆毁城墙。条石城砖大木这些建材不能浪费,沿鉴江运到化州和吴川,供加固新要塞之用。

    张孝起知道化州的重要性,对守序道:“等安顿完南撤的官军,我将亲赴化州城,主持城池修筑。”

    “凡事多与何老先生商量。化州知州谁来做?你选好没有?”

    “崖州同知喻萃庆毛遂自荐。”

    守序强调道:“这个位置非常重要。”

    “喻萃庆老母妻儿都移居后江,他给我写了血书,决心与化州共存亡。”

    “那就好,你盯紧点。”

    “大统制,驻防部队还望尽早定下,文武之间需要时间磨合。”

    “我知道”,守序微叹一声,“现在这些军队难以当起守卫化州的重任,我们再研究吧,你先在各支败军中招募自愿加入的官兵,看看能募集多少人。”

    “是。。。”

    棱堡并不是无敌的,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攻击方集中火力、兵力打开一两个锐角台,也能破城。

    化州肯定会被包围,极可能要单独守上1年。若想化州坚守更长的时间,守序肯定得给城池配上充足的火炮和火药。守军必须相当可靠并具备坚定的作战意志,在不投入联邦陆军的情况下,守序必须慎重挑选。

    “将子,雷高二府这就交给你了,我得启程去香山。”

    “广州20余万军民不能沦于敌手,大统制尽管去,后方有我。”

    守序拍拍张孝起的肩膀。

    两天后,守序搭乘越秀号护卫舰,离开白鸽门水城。

    联邦这两年大力支持守序的广东移民计划,加上与西班牙战争的军费和陆海军扩编,南洋银行在疯狂借贷,政府已是债台高筑,干完这一波,恐怕得消化好多年。

    投入如此多的资源,守序得从广州榨出更多的财富和人,回国才能对元老院交待。

    伴随越秀号的是鉴江号、灵江号2艘通报舰。

    潭江口,守序将几封亲笔信交给两位舰长,“把我的信带去福建和浙江,告诉那里的朋友们,我需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