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议定

    第十七章 议定 (第3/3页)

么情愿,因为对于李家这种贫困家庭而言,借钱难度太大。一旦开口借钱,碰到心情好的,只会呵呵拒绝;万一碰到心情不好,被话里话外埋汰一番,那就很闹心。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一个穷字给闹的。

    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老祖宗的话就是完美而经典的阐释。穷人可以有朋友有亲戚,但对象一般也是穷人,要么差距不会过大。亲戚之间,一旦穷富差距过大,那亲情是否疏远,就要看隐藏其中的人性发挥的作用有多大。

    刚刚说到李正一外婆家,情况大抵也是如此。

    李正一外婆家有两个舅舅一个小姨,外公已过世,外婆还健在。大舅家这几年日子开始慢慢变好,但还没好到差距过大的地步,不过大舅妈为人吝啬,不怎么愿意帮亲,所以借不到钱。

    这是人性。

    李正一小姨命好,嫁了个好老公,最初两家都不富裕时还能互通往来。后来小姨家慢慢发达,两家差距越来越大,走动就越来越少。一方面是李家不愿意在人前落面子,另一方面是小姨家慢慢地不待见李家,怕贫困的李家会开口借钱。

    这也是人性。

    李正一小舅年纪跟哥哥姐姐相差较大,比李正一大不了多少岁,是最小的一个,跟李母很亲近,但成家较晚,还没孩子也没钱。目前来说,反而是李家借到钱最有把握的一家,这跟李正一小舅两口子性格和家境都有关系。

    这同样是人性。

    说来说去归结为一句,去李母娘家借到钱的可能性不大。至于李父这边,就只能看大伯有没有余钱,否则也够呛。姑妈李玉兰是个牙尖嘴利的性子,从小跟李父就不和,李父右脚有疾,跟李玉兰都有很大关系。这次李正一爷爷过世,李正一这不孝孙子居然没来,李父被自己的妹妹奚落得颜面扫地,所以才有刚重生回家就被罚跪堂屋的那一夜。

    李父抽完烟,一锤定音地说:“那就这样,先弄起来,我们自己慢慢来。只要齐心,日子总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