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交流

    第四十六章 交流 (第2/3页)

    欧阳清坚持不收玉佩,说从现在开始,就用玉佩做抵押物。主治医生一走,欧阳清又把梅花玉佩递给李正一,告诉他说:“老弟,两次救命之恩,我真的不知道说啥为好。大恩不敢言谢,现在唯一能表达一点诚意的东西,也就只有这区区一块玉佩,无论明天的手术是否成功,我都把它交给你了。”

    李正一伸手挡住玉佩说:“不怕跟你说实话,我并非没有犹豫过,昨天你一开口,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后来决定回家跟父母商量,也是看在你用玉佩作抵押的份上,否则的话,我可能没那么伟大。”

    欧阳清诚挚地说:“我能理解,这是人之常情。如果你当初毫不犹豫地选择帮助我,我反而会在心里想,你会不会有其他用意。”

    李正一继续坚持婉拒玉佩,同时正色说:“人这一辈子,谁都难免有落难的时候。选择帮助别人的人,将来的某一个时候,别人一样会选择帮助你。助人须用意,我父亲跟我说,让我把玉佩还你,毕竟这是你父母的遗物,不能夺人所爱。其实他老人家的用意,是希望你病好之后,时时刻刻记得这一块玉佩,记住你在天之灵的父母,别被仇恨蒙蔽了眼睛,也希望你以后能够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地做一个自在人。”

    这一段话前半截是李正一父亲昨天晚上对他说的话,李父是想告诉自己的儿子,一个在落难时候还能贴身保管父母遗物的人是重情之人。如果你真心想借钱给欧阳清,助他度过难关,那就不要接受对方的玉佩抵押。俗话说救人救到底,送佛送西天。一旦接受对方的玉佩,这就成了一桩买卖,人情大打折扣。当然,具体如何处理,就要李正一自己去衡量,做父亲的只能给出建议。

    这一段话后半截是假借父亲之口,说李正一自己的话。主要原因是刚才踏入病房时,看到了欧阳清眼中仇恨的目光。这种目光,李正一前世见得太多,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人,其下场普遍很惨。或许这样的人凭着意志坚定,最终得报大仇,但往往报仇的同时,多数会把自己也栽进去。

    最切身的感受,就是前世李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