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不做风流寡妇(二)

    第十六章 不做风流寡妇(二) (第3/3页)

,能挣钱的法子实在有限的很。

    如果现在不挣钱,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她的处境会更艰难。

    田地和牲口收上来的租金能确保她和王意一年衣食无忧,但这是在王意不念书的前提下。明年这个时候,她又要交束脩到学堂。

    王意读书用的笔墨纸砚,也绝对不会是一笔小开销。

    怎么办呢?

    冯欢欢放下手中的针线,她对原主现在怨念很深。

    其实她之前很鄙视原主的选择,尤其是在接收了她的记忆之后。

    可让自己走她的路,也未必见得能走的多好。

    王意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冯欢欢更觉得头疼。

    等真的把王意送去了学堂,冯欢欢才发现,王意不是读书的料啊。

    不要问她怎么知道,有些事真的很快就能看出来的,只用看就行了。

    王意念书念得很认真,五岁的孩子一回家放下书包就知道捧起书来念。

    只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念的是什么。

    这个孩子不聪慧,和他接触一段时间冯欢欢就再次确认了这个事实。

    是不是把孩子送学堂送早了呢?

    冯欢欢扒拉着钱罐里剩下的银块和铜钱默默地想着。

    要是晚两年送,孩子也能轻松点。

    要是晚两年送,自己也能轻松点。

    要是晚两年送……

    她就再也没有办法把王意再送去学堂了。

    到时候和公婆住在一起,她又不是主要劳动力,没有话语权。

    如果在她独立的时候都没办法坚持把孩子送去学堂,和二老住在一起后更没有把孩子送去学堂的资格了。

    农村里对读书的人十分尊重,但没有多少人家愿意把孩子送去学堂。

    念书要花钱,年幼的孩子长大一些就是半个劳动力,他们在学堂念书家里还要供他们吃用,如果考不上功名,那么多钱全都打了水漂。

    知道大嫂无法生出男孩那还是好几年后的事,所以王家二老不会舍得拿出私房钱补贴唯一的孙子,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他们家唯一的男娃。

    就算知道了,他们也不一定舍得。

    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又能干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