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过了一年又一年

    第277章 过了一年又一年 (第2/3页)

注并想方设法地参与进去。

    就如有龟兹城中有大户人家秦家,世代经商,家境殷实,这次也效仿安西王,于灾民受灾处搭棚施粥。

    “什么?安西王不只管粥饭,还管肉……啧……那行,咱也管!”秦家家主虽然肉疼,但还是忍痛下了令,叫家丁宰杀了牛羊送到了灾民救济处。其实,不只秦家家主肉痛,家丁们也肉痛——平日里,他们自己哪里会有这样丰盛的待遇。

    不过,当第三日,闻讯而来的几人提着笔,拿着记录本,当着秦家家丁的面对领到饭菜的灾民进行采访,并边听边记录边点头的时候,秦家家丁们突然觉得自己瞬间高大和光辉起来,不自觉地,那端着勺给灾民们打肉菜的手也不抖了,仿佛手部的痉挛一下子痊愈了一般。

    他们自然知道,这些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的人,所代表的,是安西文化部下辖的新闻署的记者。对,记者这个行业,也是李无解在这个时代的发明。

    其实唐朝时有邸抄一类的传播信息的信息传播工具,但相比较而言,其仅是用于传知朝政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而且受限于印刷技术,还无法规模化。但在李无解这个穿越者的指示下,活字印刷、排版技术等都得到长足发展后,报纸自然出现了,相应地,记者这个行业应运而生。于是,报纸、记者这类新鲜事物在百信之中,就变得比较常见了。

    安西政府和民间在组织力量对灾民进行救援,但普通民众不知道的是,整个安西下辖各行政署,都在酝酿着一场影响深远而深刻的变革,便是省制的推行。

    李无解在完成对安西诸部的整合,尤其是在收拢兵权于中央政权的情况下,如何布局地方行政一直是思考的重点,本来,按照刘方平、李白等人的建议,为安抚刚刚收服的诸部,可示以羁縻,因其俗而治。但李无解依据后世的经验,知道有些东西如果在建立时就怀柔退让,往往会娇纵其性,为后世留下隐患。所以,他力排众议,在用武力威慑诸部,收服诸部后,强力推行后世的省制。

    经此,李无解欲以后世省制的方式,在中央政权下,设立诸省行政省,省下逐级设市、县、镇(乡)。而且,特别在乡村,李无解明确了村长、社长一类的组织,一改过去乡下设亭之后,乡村完全以宗族为核心进行自治的传统,明确了村、社级也编入行政体制,由乡镇根据实际选举并任命。

    李无解的设想是,从上到下,全面预防家长制模式下可能产生的各种隐患。当然,李无解也知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不可能做到完全避免,因为今日之民智,完全与千年以后无法相比。而启民智之事,需要长远计划,当下虽然开展各种学堂教育,但短期内难见效。

    因而当下,在选拔任用官员时,面对只能在过往官僚体制内及民间社会的读书人中选拔的现实,李无解一方面加强对任用官员的考察和监督,另一方面加大对官员的培训力度。而有前期行政专员培训经验存在,对官员的培训自然不存在问题。李无解在意的,是如何建立更有效的考察和监督体系,从而避免出现被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