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求贤于滕国

    第059章:求贤于滕国 (第3/3页)

    “这是待贤之道吗?寡……就连我亲自前来也不敢保证能请得动这老先生出山。”卫峥回身瞪了他一眼,“匹夫不足与谋,闭嘴。经文卷轴别给我弄丢了,这可是我撒费苦心的撰写的宝贝,要说不动许子这位贤者,这卷轴就是最后的指望了。”

    “《神农》卷轴在身上呢,兄长放心,嘿嘿~~”孟贲拍拍胸脯,信誓旦旦的说道。

    “此番访贤,你给我废话少说,小心我抽你。”卫峥也懒得与这有勇无大谋的武夫解释,孟贲者憨厚的笑脸让他无奈摇头。

    几番辗转终于在山野间看到了一群草庐屋舍。

    不出意外,许行和他的农家弟子就在这里了。

    卫峥旋即整饰衣裳,来到门前拱手朗声道:“在下法家人士卫黎,久闻农家许子大名,今慕名来访,心有所惑,厚颜敢请许子指教一二。”

    卫峥的话音刚落,屋舍便开门,一个年轻的男子身穿麻布衣小步快走而来,面容还带着些许惊诧,“阁下就是法家一派的卫黎先生?”

    卫峥反而一愣了,顿时恍然大悟,昔日稷下学宫的那场争鸣论战让卫黎之名声震天下,尤其在诸子百家,此人能够认识说明没有找错地方,卫峥笑而拱手道:“正是在下,敢问足下是许先生?”

    这也太年轻了吧?许行应该跟孟夫子差不多年纪才对啊。

    “哦,先生说笑了,在下陈相,昔日为儒门学士,后弃儒学农,拜入许子门下。”

    卫峥恍然,难怪眼前这位的举止颇为儒雅,陈相连忙伸手示意,“陈相失礼了,先生请入寒舍再说,有失远迎,见谅、见谅。”

    “岂敢!请——!”卫峥客套的伸手致意,待入屋舍,一番招待后,双双在案几上互望席地而坐,陈相道:“先生来得不巧,老师和愚弟陈辛正一道探察泗水河道的患情,可能要稍晚才能归家。”

    “无妨。”卫峥笑道,心中已然大定,春秋战国时代各地经常闹水患,也出了一批批治水能人,上到妇孺皆知的大禹治水,春秋时代楚庄王时期的孙叔敖治水,修建了号称“水利之冠”的芍陂(què,bēi),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项水利工程,直到两千五百多年后仍旧发挥作用,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齐名。

    来到这里找对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