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 谁胜谁负,在此一战

    646. 谁胜谁负,在此一战 (第3/3页)

,特别是在南京挹江门,三狗和牛牯竟然收集了上千个不同部队的兄弟,最后也被打散了,估计大部分也都战死在南京。

    这么多的兄弟,不要说名字,就是面孔,也难以记住,三狗只能模糊地记住一些相对熟悉的战士,当然,自己很亲的兄弟,还是历历在目的。

    比如大饼、大郎、周精良、陈家炳、杨松林、李广本、李金仁、程军波、黄百强、梁荣昌、蔡兆林、邓元普等等。

    这些人的名字,大家在平时里,非常刻意地不去提及,因为在他们那里,藏了大家太多的悲痛和记忆,藏了太多的仇恨和不甘。

    除了战死的兄弟,三狗他们的战功也是非常厉害的,对于一个连队来说,单是在血肉磨坊的罗店里血战几个月,能活下来,就足以大部分人吹一辈子了。

    接下来的青浦、望亭、淳化镇、南京城,哪个不是血战,哪个不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在青浦去昆山的路上,还救下了当时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薛粤将军,这个功劳,不是一般的连队所能获得的。

    而且,三狗他们还不知道,就是他们那次的救援,为以后的抗战中,造就了一个指挥部队杀死鬼子最多的中国将军。

    此功,足以彪炳千秋了。

    所以,当三狗能在全团里成为唯一一个佩少校军衔的连长时候,没有任何人不服气的,很多人还认为三狗的职务偏低了,按那些功劳,不足以仅仅是个小连长的。

    但上面考虑到三狗的年龄(21岁),以及刚从南京黄埔军校毕业,参军的时间不长,才半年时间,由一个排副升到正连长,已经属于升迁很快速的了。

    再说,305团三营长刘光羽还是希望三狗做正职,没必要做个副营长,这样七连就可以成为他手里一支得力的部队,正如在74军里比武,获得很多荣誉一样。

    现在拼刺场中的七连,看起来并不突出和起眼,但却是组织得最好的一支连队,每个小组和小组之间的配合,班排之间的配合,在极其混乱的场面里,严格保持着相互掩护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