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二

    引子二 (第2/3页)

净,就得要拿刀给它放血,这样体内里面没有积血,肉才好吃。

    现在普通人家很少这样做了,也很少杀自家的狗了,因为不缺吃了,想吃就去饭店里点点东西吃,不差那几个钱,不至于杀自家的狗,看着长大的都有感情了,下不了手。

    人,也就是在不缺吃的时候才知道“残忍”两字;要是真饿到快死时候,前人都有易子而食的事情,何况是作为畜生的狗。

    等吊着的狗死净了,就放下来放大木盘子里,注入开水烫毛,拔毛要快,等水一凉,毛就拔不下来。

    一般在冬天吃狗的,一是秋后狗长的膘肥有肉,二是狗肉热,冬天吃狗肉热补寒凉身子,但是到了冬天狗就换了冬毛,就是有很多细绒毛,拔不掉,所以就要烧火来烤掉细绒毛,一般是用稻草来烧,这样狗肉更会有稻草灰的香味。

    老黄狗现在都已经十几岁了,换算人岁数都属于古稀之年了,可它还是活灵活现的,逃过了吊狗绳也逃过岁月的杀猪刀,得益于太公的喜爱。

    按现在城里说,太公把它当宠物玩伴了,所以家里就不能动它的心思了,村里人看到毛光水滑的大黄狗,就经常流着口水说,这狗命好,不然长得这么膘肥的,早进人肚子里了。

    除了黄狗,小时候的浩宇,也算是太公的玩伴之一,罗家祖传沉默寡语,家里气氛比较沉闷,浩宇是长玄孙,小时候和普通孩子一样,小孩子,不就整天乐呵呵的。

    加上浩宇是男孩子,精力旺盛,又长得虎头虎脑的,所以太公很喜欢拉着小浩宇玩,看着小老虎一样的浩宇和大黄狗在地上翻滚在一起,就眉开眼笑的。

    可是等浩宇一到读书了,就奇怪的开始自动遗传罗家的沉默寡语了,后来住宿学校,回家次数一少,和太公就没有以前那么亲密无间了。

    不过,尽管浩宇长大了,每次回家,第一个找的还是太公,坐在一起,尽管不怎么说话,也会呆上一段时间,有时候晚上定要和太公睡一起,再不行暖暖被子也行。

    所以,浩宇也是所有家人里,太公最喜欢的一个,只不过是碍着浩宇大了,现在不会表现在脸上而已,可浩宇一去学校,就隔三差五的念叨着浩宇什么时候回家。

    浩宇不在家时候,太公更沉默无语了,烟也吸得少茶也喝得少,经常一整天的坐在太阳底下,眯着眼睛,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没睡着,无声无息的,有时候会半睁着眼睛,定定的望着天空,魔怔一般的。

    脚底下的老黄狗也是真正的老了,一躺也无声无息的大半天,站起来很吃力,摇摇晃晃的走几步要歇口气,眼睛也看不太见东西了,经常会撞到门上墙上的,很少叫唤很少吃东西,只是陪着太公静静的躺着,偶尔吸几口土烟味。

    今年入冬后,太公又开始掐着日子算着时间,老问着浩宇什么时候回家,浩宇妈都不忍心告诉他今年过年浩宇不回家了。可就这在当口上,太公病倒了,躺床上好几天起不来,老念叨着没有浩宇来暖被子,太冷了。

    就这样,浩宇爸最后下决心打电话给浩宇;没想到,等浩宇一路风尘仆仆的回到家,前脚还没进门,太公的病就好了,自己起来了,又带着老黄狗喝茶抽烟晒太阳了。

    浩宇一放下行李就一屁股坐在太公身边,给他讲在学校的事情,冬天地冷,浩宇妈赶紧拎了条交椅(小靠背竹椅)给浩宇,顺便加了茶水,顺手把浩宇的行李拎走了。

    这“两老一小”的就静静的在太阳底下眯着眼睛,惬意的晒太阳,享受着这份舒服的宁静和暖和;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浩宇发什么神经,突然冒出一句话,太公,你跟我差不多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做了哪些可以记起来的事?

    似睡非睡的太公眼皮微微一颤,半睁开眼睛,转过头来看了浩宇一眼,又慢慢的转回头去,闭上眼睛,跟睡着了一样,悄无声息的再也没有动。

    又不知道过了多久时间,浩宇都快忘了刚才问的话了,突然耳边传来太公的话:“小宇起来,跟我来”;睁眼一看,发现太公拄着拐杖站起来了,旁边还有站起来摇摇晃晃的老黄狗。

    浩宇赶紧手忙脚乱的起来,扶着太公往房间里走,刚从明媚的阳光下走进卧室内,略显阴暗,浩宇空出一只手,在门边按亮了房灯,扶着太公坐下来,太公也不客气,拿着拐杖指着大衣柜说,你把衣柜门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