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战略的失败

    第四三二章 战略的失败 (第2/3页)

实只是读书人和上层人士的口号罢了。

    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这种想法,普遍的中国人并没有所谓的民族意识,这种民族意识有和没有有什么区别呢?

    举个例子,比如清朝,放在当时那绝对是一个外来者侵略者统一的朝代,但是普通老百姓也没有进行任何抵制。

    因为在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民族意识,明朝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只是相当于现代大公司的一个总裁,由明朝换成清朝无非就像是公司换一个总裁而已,对于普通员工没什么区别,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有的时候在看近代的历史,感慨怎么有那么多“汉奸”,其实这个词语并不是很准确,因为那个时候在他们的心中并没有民族意识,在他们眼中不过是换了一个上司,这个上司是中国人或者日本人,有什么关系呢?就像明朝换成清朝。

    但是民族意识形成之后那就不是这样了,比如我们现在讨厌汉奸,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对于民族有了一个集体的认识,否则你怎么会有讨厌的情绪呢?做一个假设,要是在抗日时期,委员长真的降了,抗日就算失败了吗?

    不是,因为民族意识的形成,委员长不过是一个代表罢了,我们不承认,你什么都不是,我为的是我这个民族,而不是你某个人。

    在百年战争中,法国甚至已经沦为英国属国,国王都投降了,但是法国人在民族的大旗下继续抗争,最后反败为胜,这就是民族意识。

    当年英国人用铁骑让法兰西民族完成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日本人用枪炮和刺刀让中华民族觉醒,要知道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现代国家出现的一个前提。

    百年战争和中日战争的过程也很像是,一开始英国将法国打得节节败退,而后英国却陷入了人民战争之后,战争的最后,法国反败为胜,完成了统一,奠定了今天法国领土的轮廓,这和中日战争高度相似。

    不过陈堪谈这些都是马后炮,并不是罗富国得出“日本必败”这个结论的原因,罗富国所说的日本大6政策决定了它的失败和百年战争英国失败之后的政策有关系。

    百年战争就是因为英国看上了欧洲的领土才会引起的,对于英国来说,其后果是惨重的,日本却没有引以为鉴,窥视亚洲大6的领土,有着极大的领土野心。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就是英国的做法,英国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孤岛,因为大6政策的失败,就逐渐衍生并形成一套著名的政策,就是所谓的“光荣孤立”政策。

    这个政策简单的解释,就是表面上我不参与欧洲的事务,好像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而其实是充当一个幕后黑手,在幕后“乱搞”,让欧洲无法出现强国。

    有点像是一个叫做“打地鼠”游戏,手上拿着一个锤子,谁冒头,就打谁一下,这就是英国在最强盛时代的政策,正是这个政策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因为这个政策,使得欧洲大6永远无法出现能够威胁英国的国家。

    哪一个国家强一点,就联合其他国家打他一下,当年的伊丽莎白女王就做得非常漂亮,西班牙舰队号称“无敌舰队”,所向无敌,威胁到英国,所以女王找上了法国,跟法国国王说:“你帮我打一下西班牙吧,然后我嫁给你,怎么样?”

    然后法国就和西班牙干了一仗,最后女王同志表示婚姻大事要好好考虑一下,还是不嫁了。

    法国强大了,女王同志找上西班牙,对西班牙国王来了一句:“你出兵帮我打一下法国,然后我就嫁给你,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