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才子宋玉

    第二十一章 才子宋玉 (第3/3页)

   所以,谁说长得太好看的男人都是绣花枕头?

    这宋玉就是个例外。

    除屈原外,就属他的楚辞造诣最高。就连三国时期曹植那首著名的《洛神赋》,都是借鉴宋玉二十一岁时写下的《神女赋》。

    现下,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到处都流行着宋玉创作的辞曲。

    燕丹本就是个抚琴高手,可连他都曾说过,宋玉的作品极难掌握,是最让他头痛的。

    如今能在他乡偶遇这般传奇的宋玉本人,恐怕不止梁儿,就连燕丹心中也是激动不已的。

    “先生此番在邯郸可有安排?”

    燕丹态度很是殷切,却又不失一国太子应有的威仪。

    宋玉闻言若有似无的轻吐一口气。

    “宋玉如今乃是闲人一枚,还何来安排?不过左右无事,便四处游历罢了。”

    燕丹面露遗憾之色。

    “先生如此人才,实在可惜了......”

    宋玉摇摇头,笑道:

    “也罢,想我宋玉入朝为官几十年,实在也是累了。官场生涯始终还是不适合我。春申君这一招,刚好随了我的意。今后我便能随心所欲,四处走走,写写辞曲歌赋。如此倒也快活。”

    燕丹略有一顿,而后亦释然一笑。

    “燕丹素来十分看重先生之才,无论先生今后作何选择,燕丹都全力支持。”

    燕丹举杯,宋玉亦微笑着与他同饮。

    接下来的话题便没有再谈政事,而是完全关乎风雅。

    二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边聊边喝酒,直至两壶酒全都喝完。

    燕丹听闻宋玉要在邯郸住上两日,便邀他明日到府上一叙。

    宋玉与燕丹聊的甚欢,自是欣然应下。

    刚一出酒肆,梁儿便忍不住问燕丹:

    “殿下,这宋先生是遭了算计才离朝的?”

    宋玉之前所提“春申君这一招”,却始终没提是哪一招,让梁儿甚是好奇。

    燕丹当时没有追问,可见他是知道事情原委的。

    时至今日,梁儿绝对可以肯定燕丹在邯郸是安排了细作的,且是神不知鬼不觉。

    梁儿每日跟着燕丹,知道的事却不怎么多。可是好似天下的大事小事,燕丹都能很快掌握。

    见梁儿问起宋玉,燕丹轻叹一口气,道:

    “楚国的春申君身居令尹一职,其位等同于列国之相。那春申君位列当世四君子之一,能力本就超群,加之野心又极大,在楚国的权利已达到极盛,无能出其右者,如今就连楚王也被他架空,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而宋玉,便是春申君升任令尹后第一个除掉的人。”

    “因为他太过正直,不肯依附权势?”

    梁儿歪着脑袋,认真的问。

    燕丹闻言挑眉。

    “你看得出他是这样的人?”

    “嗯,宋先生给人的感觉与别人不同。有些清冷、孤傲,这样的人是绝不会趋炎附势的。”

    宋玉当年反告登徒子的那番话那么傲慢不羁、不留余地,这种性格也注定他不是当官的料。

    因此纵使他才华横溢,冠绝天下,甚至生得一副人人称羡的绝好皮囊,也依旧没能在官场上顺风顺水。三十年来一直都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议政大夫,官职从未升过半分,却反而多次因各种缘由遭到贬职和罢官。

    “你看的没错,他就是这样的人。因此我见他无意,便没有邀他入燕。”

    燕丹面上拂过一丝怅然。

    梁儿看着燕丹变化细微的神色,不禁有些感慨。

    他生来便是一个弱小国家的太子,自小便担负着富强国家,提高民生的担子。

    他应该比任何一国的国君储君都更渴求能人贤才吧,所以才会这么辛苦的不停磨练自己,因为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会让其他优秀的人甘愿跟随。

    “怎么如此看着我?”

    燕丹注意到梁儿的视线,便一脸温和的问她,唇边还隐隐带着一丝笑意。

    梁儿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便脱口而出:

    “殿下长得好看。”

    燕丹失笑:

    “哈哈哈哈,那是你没见过年轻时的宋玉。”

    梁儿反问:

    “殿下不也没见过?”

    “虽然没见过,却听过不少有关他相貌的传言啊。”

    “哦?都是如何传的?”

    燕丹微笑。

    “关于他年轻时相貌的形容,听入我耳中的已经几乎涵盖了所有美好的词汇,能得到这样赞美的人,迄今为止只有宋玉一人。”

    梁儿暗叹,仅仅一人,却汇集了所有美好的词汇吗?

    或许在今天以前,她会觉得这些古人太爱夸大其词,可今日见到五十岁却依旧潇洒脱俗的宋玉,却让她可以相信那些传言了。

    “殿下很欣赏宋先生呢!”

    其实梁儿想说的是:殿下很崇拜宋先生呢!

    一看燕丹提到宋玉时的眼神,就知道燕丹是宋玉的铁杆粉丝。但是话却不能那么说,毕竟人家是太子,要里子要面子的嘛!

    “呵呵,是啊,他的《阳春白雪》唱的极好,那曲子我自小便开始练习,可到现在也无法弹唱的很好,明日他来府上我定要好好讨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