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谋夺金狮

    第474章谋夺金狮 (第2/3页)

穆勒心神领心,马克能有今日的地位财富,当然不是蠢人,想忽悠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威尼斯电影节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尽管它所选择的电影未必是该导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却时时刻刻地在引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

    这使威尼斯电影节与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加拿大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认可的国际五大电影节;也是世界四大艺术电电影节之一(德国柏林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俄罗斯莫斯科电影节)。

    穆勒是电影行业的老鸟,金牌老混混,由他担任制片及联合制片的多部电影都在各大电影节获奖,如张元导演的《过年回家》夺得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五个奖项;《无主之地》获第74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无记名投票》获第5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不过他从事电影管理事业更加出色。

    早在1979年,他在都灵独立创办了“电的影子”电影节,第一次把华夏电影大规模地呈现在国际领域,由于反响良好而成为当时都灵的传统项目。之后他又担任了柏沙卢电影节、鹿特丹电影节主席。1983年,他在柏沙卢电影节安排了“亚洲电影面面观”单元,组织专题放映香港电影。

    1986年,穆勒在电影研究和组织方面的突出才华引起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注意,他们请马可专门负责亚洲的选片工作,从此,他担任该电影节选片委员会的亚洲区选片工作长达18年之久,上任第一年,他就将凌子风导演的《原野》(姜文、刘晓庆主演)送到了威尼斯电影节,这也是华夏大陆第一部参加国外大型影展的影片,他还将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介绍到洛迦诺电影节,甚至最后电影获得银豹奖,也是由他代为上台领奖,第一部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的华夏电影、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同样也是由他推荐的。

    1991年起,他担任了10年的洛迦诺电影节主席,那期间的金豹奖给了一些在华夏未能公映的电影,如王朔导演的《我是你爸爸》和吕乐导演的《赵先生》,在推荐华夏电影走向世界方面,他是公认的第一人。

    2004年起,穆勒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任期4年,作为行业之内的老鸟,穆勒是有心谋求连任,他与打通国内政府的关节,上面己经发话,如果有出色的政绩,连任一届问题是不大的。

    关键是政绩,穆勒让人作了个预算,重建电影宫,需要五千万欧元,这才是历代组委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