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准备工作

    第162章准备工作 (第2/3页)

眼球吸引力。

    和很多角逐奥斯卡的影片大掷金钱作宣传不同,J普森却宣布将不会花一毛钱为自己制片的电影《耶稣受难记》角逐奥斯卡而进行任何宣传或广告,制片人的反其道而行,倒能让本身已经够噱头的影片更受关注,作为今年四部北米破三亿作品中,最有文艺气质和艺术情怀的电影,想不引起关注都难。

    《耶稣受难记》题材比起《华氏911》更为敏感,影评人对这部影片褒贬不一,据报道,中年的奥斯卡评委对该片普遍表示欣赏,但一些年长的评委(大部分是犹太后裔)根本不愿意看这部电影,这还是表面的,好莱坞犹太人对J普森的不满达到了顶点,所以J普森也明白,《耶稣受难记》不可能拿奖,甚至提名都不会有,所以他会有一分宣传费都不出之说,还有他声称将在《耶稣受难记》的收益中拿一亿美金出来,捐给教会,这是聪明的为自己镀上一层免受迫害的保护色。

    其实,好莱坞的颁奖季也有狭义与广义的说法,狭义的也就是一般概念上的奥斯卡颁奖季,指的是每年十一月底至次年二月颁发的各种电影奖项,除了最终压轴的奥斯卡奖外,还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纽约、洛杉矶等各大影评人协会奖;二类是导演公会、演员公会、制片人公会等电影从业人员的公会协会奖;三类是哥谭独立电影奖、金卫星奖、安妮奖等奖项。

    而广义上的颁奖季范围则更大,九月的多伦多电影节、德州奥斯汀的奇幻电影节、洛杉矶的AFI电影节等各种颁奖活动以及电影节都可并入其中。

    在早期的奥斯卡奖评选中,也没有所谓颁奖季的概念,只有金球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等极少数对奥斯卡有所影响的奖项作重要铺垫,不过,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北米各主要城市也推出了自己的影评人协会奖项,并基本选择在每年十二月到一月初之间颁奖,数量多达四十个以上。

    与之相伴随的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和从业者对奥斯卡的追逐也越发热切,而他们在这一年颁奖季的影响力、获得奖项的数量,都会成为冲击奥斯卡的重要指标,一个奥斯卡奖得主从颁奖季的最初,到最后登上奥斯卡领奖台那一刻,所经历的起伏与收获,被影迷称之为“奥斯卡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颁奖季这个词是由米拉麦克斯的韦恩斯坦兄弟引进好莱坞,并一手发扬光大的。

    今年他们运作的影片是《寻找梦幻岛》,其实一开始,华纳是有意将《飞行家》打包给他们运作的,但是他们之间的不愉快及迪士尼的内讧,牵扯了他们太多太多的精力,这才无法成行。

    《寻找梦幻岛》主要讲述苏格兰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与戴维斯一家人的友谊关系,以及戴维斯一家的小男孩让巴利创造出彼得潘的故事,它是半自传性电影,由马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