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灵魂开窍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011章 灵魂开窍 (第1/3页)

    徐教授继续讲着课,她还是那么兴奋地看着宇文晨光。

    “半音级上下行、反向重复,正是《牧神午后》这部作品,最为主要的旋律线条框架,由牧神主题变奏出的其它旋律,也大量使用了这种手法。可以说,整部作品的精华就在这第一小节,德彪西将全曲的旋律素材、动机发展走向,都在这一小节做了总结和呈示。另外,在和声根音的安排上,德彪西也大量运用了半音级进的手法,以达到朦胧,神秘的和声音响效果。”

    徐教授还针对小晨光提及的,#C—#G三全音体系,进行了详尽地讲解,并解释了模糊“主调性”,强调“主音性”,是德彪西的一个调式特点。

    宇文晨光听着,马上理解了几个概念,比如“小节”、“主题”、“调式”、#C到#G对应的音高等。

    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第一次对#C—#G所构成的,一个由三全音组成的增四度音程,有了理论与实际的质感联系。

    在这个音程范围内,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围绕主音“#C”构建旋律线条,形成了一个“旋律调性”的写作手法。

    当徐教授讲到“旋律调性”,不由自主地又仔细看了看宇文晨光。

    她希望小晨光能够听懂,但又觉得,这对于一个只有七岁的小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但当她发现,小晨光仍然是津津有味地在听讲,心里又觉得,也许就像他刚才表达复杂的乐理时,他有一种独特的方式。

    她继续讲着:“‘旋律调性’是相对于‘和声调性’而言的。但德彪西让它脱离了主调和声的束缚与限制,以设定的主音为核心,围绕它的音级为单位,由此组成旋律乐句,形成特有的调式调性。”

    徐教授看着有几个大学生都开始抓耳挠腮,而宇文晨光却似乎在全力调动大脑的智力,把老师讲的内容与他头脑中的画面对应起来。

    “我要和大家强调一点的是,德彪西作品,深受东方尤其是我们中国音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