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硬科技的世界

    第792章 硬科技的世界 (第2/3页)

中台积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当时的光刻机是干式的,发展到了瓶颈,全球干这个的都讨论不出下一步。这时候一位工程师就说,做浸润式可以突破。

    于是,ASML主导,台积电协助,浸润式的就出来了,果然轻松进入了下一个领域。

    提出浸润式构思的是越南籍华人,后改美籍华人林本建。他最初在IBM工作,在IBM提的浸润式构思,离开后创业失败,加入了台积电,完成了当初他的构思。

    台积电可以做新芯片后,IBM就被打爆了,渐渐退出,但英特尔还很生猛,两者是处于第一阶梯的。

    大概是2011年,这时候三星忽然在这方面进入了第一阶梯,他们挖到了台积电的总监级工程师梁梦松。

    梁梦松的导师是那芯片技术的发明人,梁梦松的领导实权仅次于台积电老总,他太太是韩国人,所以这就很明显了。

    台积电告他商业泄密,最终胜诉,但三星还是因此增强了。

    唐觉晓重生前,台积电的芯片技术和三星某方面可以说同级,而中国内地的“中芯”就要弱得多。

    张如静最初在宝岛做过一个代工厂,他的技术和台积电没有差距,他拒绝卖给台积电,大股东执意想卖来套现,他也没办法,并因此和台积电一些人结了仇。

    张如静想要重新创业,新加坡有雄厚的半导体基础,不过各方面考察后他放弃了。香江同时提出了“数码港”概念,张如静认真考察了一阵,又放弃了。沪市这时候热烈欢迎,张如静这次加入了。

    按理说张如静团队的水准不亚于台积电,后边不该慢慢被吊打,但这真不是水准的事。

    张只要做芯片,就难免会用到以前的技术,这些专利都被台积电买去了,用了就会被告。他思考着用别人的技术,从富士通、东芝、特许半导体、欧洲半导体研究所、英飞凌、摩托罗拉、IBM买技术,但都没台积电强,这些实际上都被台积电打爆过。

    张如静选择离开中芯,台积电才没再盯着。

    放下了手中的资料,唐觉晓叹道:“看来这些台商能有今天的地位,也并不仅仅是政策扶持的缘故,他们自身很强硬。不管是台积电,还是富士康,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