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永远不亏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986章 永远不亏 (第1/3页)

    谁都知道如果有渠道,特种养殖是一定赚的。

    盛唐一众骨干都争取把项目落实到自己家乡,哪怕是解决就业问题,也算是照拂了乡里了。

    直接给钱是下策,哪时候不给了,指不定还怀疑是不是谁昧下了本该发给他们的钱……

    只有给提供就业岗位,才能真正施恩,能给就能收,也可以用辞退人的方式施威。

    把养殖场建在自己家乡,上边大伙可以联络认识的官府成员,下边可以招收乡亲里肯干事的人,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要是在别地做事,什么计划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现在谁都知道农业工业化是未来出路,蚯蚓养殖也要慢慢扩大,但具体思路怎么来,方案应该是有很多的,针对各种市场。

    许多人没意识到一件事:市场是需要培养的。

    如今所有饲料都在用大豆蛋白、鱼蛋白,哪怕科研人员明明白白的说,蚯蚓蛋白强于鱼蛋白,鱼蛋白强于大豆蛋白,市场也是不会马上认可的。就像中科院的人可以写出一套新的芯片逻辑,但会卖不出去。

    所以唐觉晓要花10到20年时间,重新建立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这是一项神话一般的任务。

    这和做拼多多不一样,做拼多多只需要让明星代言,然后让亲戚疯狂砍价,很快就能拉起几亿用户,前期送出去的钱,中后期可以收回来,玩的是财技,虚得很。

    而设计新农业产业链,最后可以覆盖近10亿人,加上销售端能覆盖14亿人生活中点点滴滴,非常厚实,绝非财技。

    印国几十年积攒的粪饼放在那就浪费了,拿来烧效率太低,污染环境,养蚯蚓对他们来说是无中生有,一本万利,但唐觉晓在国内成本还是很高的,不得不精心计算。

    首先他必须保证“高效率”,搜集到的牛粪啥的必须保证100%利用,蚯蚓必须100%在自己手里,所以他不会像一些人那样散养在农田里。

    散养在农田里,太容易亏了,哪怕赚了他也怕别人搞破坏,人心测不得。不仅仅是人,密密麻麻的养着蚯蚓,鸟不来吃吗?别的动物不来吃吗?它们自己不跑掉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