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节 国难时代(4)

    第4章 节 国难时代(4) (第2/3页)

的川军彻彻底底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炮灰部队。

    当然了,地位比川军更低的部队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华北地区的第十八集团军和江南地区的新编第四军。川军虽然很烂,但好歹也算是国民党的军队,每个月还是能得到一些经费补贴和装备补充的。而第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就完全不同了,这两支部队在政治上的性质是非常敏感的。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民政府和各战区的大员们自然不会让这些委员长的宿敌部队真的享受到国军的待遇。在分配战斗任务上,第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每次都会被各战区和国民政府大本营结结实实地作为主力部队来使用,并且还美其名曰“能者多劳、好钢使在刀刃上”。当然了,战斗结束后的补充问题是想都不要想的,因为国民政府的大员们都巴不得这两支部队全部都打光掉。所以这两支部队是比川军更加彻彻底底的炮灰部队。

    孟翔此时所属的第122师,便是整个第五战区最差劲的部队。

    第五战区的川军主要是第22集团军,第122师便是其中一部。七七事变爆发后,出川参加抗战的川军部队主要被改编为两个集团军:第22、第23集团军。第22集团军一开始被用于华北战事,第23集团军被用于华东战事,都参与了一系列激战,也都遭到重大损失。由于第二战区和第一战区都表示不欢迎川军,因此在华北地区吃力不讨好的第22集团军便被调到了华东地区,和同乡的第23集团军异地重逢。此时的第23集团军属于第七战区编制,川军领袖刘湘上将便兼任该集团军司令,但由于刘上将此时已经抱病在身,国民政府虽然被日寇打得狼狈不堪,但仍然没有放松对地方军阀的排挤和吞并活动。刘上将率川军出川抗战,使得四川内部空虚,而刘上将本人又危在旦夕,国民政自然乘机在暗地里加大了对四川的渗透和控制。刘上将兼任集团军司令的原因使第23集团军自然也陷入了这场内部政治斗争里。因此第23集团军暂时驻扎在苏中和皖中地区,无法参战。第22集团军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五战区的川军主要部队。

    第22集团军共下辖第41、第45、第47这三个军,每个军下辖三个师,每个师下辖三个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从番号上看,川军一个集团军下辖的部队还是不少的,但此时却已经有些名存实亡。川军出川前,每个师的3个旅都撤销一个旅番号,只保留2个旅的编制;第47军也已被调拨划归给了第14集团军,这些举措自然也是国民政府乘机削弱川军的手段,所以此时的第22集团军只有两个军,而每个军原本的3个师其实也只有2个师,每个师只有2个旅。刘湘和川系将领也不是傻子,出川前也考虑到了后路,为了防止川军倾巢而出导致中央军乘虚而入,因此川军每个军在出川之前,所下辖的3个师里都抽调1个师留守四川。因此第22集团军只下辖2个军,每个军2个师,每个师2个旅,每个旅2个团。孟翔所在的第122师属第41军,第41军下辖:第122师、第124师、第123师(该师奉命留守四川,此时在四川境内)。另外,集团军司令邓锡侯中将由于刘湘的病危而回川主持事务以及参与夺权,副司令孙震中将便成为了集团军的一把手。第41军的军长原本由孙震兼任,但随着孙震成为集团军代理司令,因此第41军的军长暂时由第122师师长王铭章中将代理。值得一提的是,第124师的师长职务也是由孙震兼任,换句话说,王铭章虽然暂时成了代理军长,但能真正指挥的部队还是他的这个师,第124师仍然由孙震控制,只能算是能间接由他指挥。好在孙震和王铭章都是川军将领,此时出门在外一起饱受歧视,两个四川同乡人自然抱成团,因此两人关系不错,这使得124师在122师危难的时候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第22集团军 司令孙震中将(代理)

    ①第41军  军长王铭章中将(代理)

    第122师 师长王铭章中将 辖第364旅(第727、728团)、第366旅(第731、732团);

    第123师 师长曾宪邦中将(该师留守四川,驻守绵阳地区);

    第124师 师长孙震中将   辖第370旅(第739、740团)、第372旅(第743、744团);

    ②第45军 军长孙震中将(兼任)

    第125师 师长陈鼎勋中将

    第126师 师长黄隐中将(该师留守四川,驻守南充地区);

    第127师 师长陈离中将

    ③第47军(已被调入第14集团军)。

    12月25日,当西方人一边用圣诞树和烤火鸡来庆祝他们的圣诞节一边在报纸上津津有味看着中日战争新闻的时候,中国则继续淹没在战争的烈火里,南京的百万居民在地狱般的恐怖中瑟瑟发抖。在这一天,孟翔随着谢大墉一行来到了第122师的驻扎地:山东枣庄临城。

    刚刚接触这些川军,孟翔就深有体会地理解了为什么国内各界以及国军各部都普遍蔑视川军的原因了:因为川军的装备实在是烂得堪称极品,烂得几乎是惨不忍睹,烂得让人心酸。

    与那些全部装备着德械枪炮、军容整洁、衣装鲜亮的中央军相比,川军真的是属于叫花子级别的部队,甚至都比不上桂军或晋绥军等其他地方部队。映入孟翔眼里的这些川军士兵,戴着四川特色的斗笠,基本还穿着单薄而破烂的灰白色军装,手肘、膝盖等易磨的地方都打了很多补丁,看得出,这些简陋粗糙至极的军装还是从四川带来的,伴随着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