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节 未雨绸缪(3)

    第11章 节 未雨绸缪(3) (第2/3页)

激励。可眼下别说孟翔了,整个122师都穷得叮当响,自己从哪里找钱来激励部队?这个问题让孟翔绞尽脑汁地动起了“歪脑筋”。

    3月10日上午,掩护滕县两翼和滕县前沿的部分部队已经和日军的先头部队展开交火,大规模的战事迫在眉睫。孟翔急匆匆地找到了赵渭滨,向他提出一个想法:悬重赏激励士气。

    “困龙你言之有理。”赵渭滨听了孟翔的陈述后也连连点头,“面对这次的强敌,我川军确实凶多吉少,说丑了,我们就是一枚死棋,向战区长官部和李上将那边主动索要点赏钱以此鼓舞士气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李长官那边的手头上也不宽裕。我们要少了,对于全师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每个士兵分到一两块大洋也没有太大的激励作用;要多了,李长官不但很难答应,而且我们也会显得有些强人所难。战未打、功未立,我们就和上峰索要巨额奖励,岂不是给李长官出难题?搞不好,长官部那边还以为我们是在趁机要挟上峰呢!”

    孟翔笑了笑,笑容显得有些悲壮:“参座,其实我们都心知肚明,虽然李长官比较宽厚,但蒋委员长和最高统帅部都不会把我们川军的死活放在心里。这次来犯的是日军整整一个精锐支队,长官,其实你我都心知肚明,122师这四千多弟兄,恐怕没多少人能活过这场恶战。所以我们不妨请李长官那边和我们配合,一起撒一个善意的谎言。”

    赵渭滨真的惊讶了,他隐隐觉得自己反而看不透自己这个副官了。这年轻人小小的年纪,却已经有了一股破釜沉舟的豪情和视死如归的魄力。赵渭滨也暗暗下定决心,点了点头:“我立刻把你的这个想法汇报给师座。”

    当晚,位于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内,一份奇特的请求摆放在了那位声名赫赫的李上将的面前。在认真地看完这份来自川军第122师的请求后,素来见多识广、杀伐果决的李上将也忍不住有些动容,感慨良多的他立刻召来了战区参谋长徐祖贻少将。“燕谋啊,你来看看,这是一二二师刚刚送来的请求报告。”李上将操着浓重的广西口音道(徐祖贻字燕谋)。

    徐参谋长连忙接过来,看完后先是惊讶于上面的“巧妙设想”,也忍不住有些唏嘘感叹。

    李上将感慨道:“王之钟说得很诚恳。日军一个精锐支队大举来犯,仅凭122师去抵挡,恐怕十有八九会和滕县玉石俱焚。为了激励士气,王之钟不得不出此下策,给他的部队画饼充饥。看得出,他很矛盾啊,既想提升士气,又不想给我们添麻烦。你看到了吧?王之钟向我们借二十万大洋,让我们故意派人送到滕县,说是战区长官部给122师的奖赏。这样的话,122师上下必然会士气大振。当然了,这二十万大洋只是借给他们作为工具鼓舞鼓舞士气的,用完之后还悄悄地如数奉还给我们。唉!王之钟为了鼓舞士气,也是用心良苦啊!”言语间,李上将感触良多。他虽然是堂堂一级上将,但毕竟出生地方派系,对中央排挤打击地方军队的种种手段可谓洞若观火,因此自然也深切同情同属于地方派系的川军。川军在目前遭到中央种种不公待遇的情况下,却还能保持这种为国而战的精神,确实令人嗟叹(王铭章字之钟)。

    徐参谋长也引起了共鸣:“真是了不起哪!德公啊,我看王之钟和他的122师是抱定背水一战的决心了。不然,王之钟也不会用这种前所未有的办法来鼓舞士气了。”徐参谋长和李上将都不是等闲之辈,王铭章的这个手段他们当然很清楚:王铭章故意借战区司令部的二十万大洋来鼓舞士气,然后暗地里悄悄完璧归赵,这意味着王铭章和战区司令部一起对122师的官兵们集体唱了个“双簧”,对全师官兵撒了一个谎,用“画饼充饥”手段来鼓舞士气。虽然这有点欺骗的味道,但所有知情人都清楚,这场恶战下来,122师没几个人还能活下来。人都死光了,自然也就没人会在战后感到受骗。

    “伟哉,川军!壮哉,川军!”李上将霍然起身,目光如火,“燕谋,这事就交给你去办!我立刻批个手令,调拨二十万大洋让你带过去配合王之钟演这场戏。既然川军有此死战决心,我们也不能让他们的鲜血白白流淌。既然这些大洋我们确实给不了,那战区的军械库就不妨再给122师锦上添几朵花。你带着大洋去的同时,顺便再带一批武器弹药去,加强122师。”

    “德公放心!我立刻去办!”徐参谋长起身道。

    “燕谋,你知道吗?”李上将突然露出一个饶有兴趣的微笑,他一边笔走龙蛇地写手令,一边道,“这个主意其实并不是王之钟自己想出来,而是他的参谋长赵渭滨的一个副官出的。这个副官是一个仅仅二十来岁的中尉。想不到这个小中尉年纪轻轻,却颇有几分头脑和城府,有意思。好了,你赶紧去吧!”

    “是!德公!”徐参谋长接过手令,急匆匆地转身而去。

    两个小时后,徐参谋长带着一个营的兵力押运着整整三大卡车的大洋和另外十多车的武器弹药来到了滕县(二十万大洋差不多有十吨重)。王铭章、赵渭滨、孟翔等122师为数不多的几个知情人急忙出来迎接了徐参谋长,双方可谓心知肚明,徐参谋长脸上露出阵阵敬佩。将军们互相庄肃敬礼,在准备配合表演这场“双簧”时,徐参谋长额外和王铭章、赵渭滨商讨了各项军务。孟翔是赵渭滨的副官,又是“始作俑者”和知情人,因此被派去执行这项“鼓舞士气”的任务。

    接到任务后,孟翔连忙带着赵海军和师部警卫排。一干人犹如暴发户般慢慢地开着汽车,拖着十吨大洋逐个巡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