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陷井战术2

    第七章 陷井战术2 (第2/2页)

洞中的部落战士们,就可以在偷袭者的背后展开反偷袭,打乱对手的偷袭部署。等对方出现混乱,慌不择路时,陷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个时候部落里应外合,鬣狗部落将死无葬身之地。

    正忙碌间,午饭好了,热垭来叫众人进餐。精神高度紧张更觉疲惫的人们,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

    吃过午饭,浩大的陷井工程继续进行。

    由于周吉平改变了规划,上午挖成的一些洞需要重新填死,不过白做无用功的部落战士们倒是没有一句怨言。“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规划,规划赶不上领导讲话”——现在,周吉平就是领导,而且是目前被实践证明了一切正确的,拥有不俗实力的领导,没有人对他的话提出置疑,更不要提反对意见了。

    周吉平所设计的陷井自成体系,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连环陷井,只是单纯地起防守作用,一旦偷袭者进入其中,不受点伤就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这种陷井数量最多;

    另一种是明沟配暗井,这种陷井依托明沟配置,表面上看明沟里栽着吓人的木尖,边上还架着鹿岩,任何一个偷袭者都会先挑开鹿岩,再跳过明沟——这就行了,偷袭者会直接跳到陷井上,吃尽苦头;

    再一种是进攻型陷井,也就是藏兵洞。处在部落防卫圈的最外围,与陷井分布在防守正面不同,藏兵洞的位置更利于反包围偷袭者,更利于部落安排人手实施反偷袭。这些藏兵洞大多隐藏在树丛后,灌木丛边等位置,上面覆盖了用草绳捆扎好的结实的木箅子,又用草和树枝做了伪装,看上去只是普通的杂草丛。

    另外,周吉平还算计好了部落人畜的走道,从哪走,从哪拐,有什么记号等等。考虑得甚是周到严密,外人倘若不知深浅地闯入,不把脚扎穿才怪。而在缺医少药的非洲大草原上,受伤的结果与直接被杀死,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以现在鹿岩加陷井这一明一暗的配合防御体系,除非部落出现叛徒,否则敌方不付出点代价,根本就别想攻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