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章:净澄大禅师

    四十九章:净澄大禅师 (第2/3页)

觉金碧辉煌。

    来到一处偏殿中坐下,净澄大禅师迫不及待地向唐罗问道:“适才罗陈居士说道梵音般若之初心,之后语言又止......老衲只想问,居士觉得这梵音般若如何。”

    “禅道杰作!”

    唐罗竖起大拇指怒赞。

    “既是杰作,为何净土城的信徒,却了无生趣呢。”

    净澄大禅师眼中充满疑惑,拨动念珠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无念无想的空冥境界,这是多少禅宗修行者都梦寐以求的心境,可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大师,能同我讲讲,您的修行路么?”

    唐罗不动声色,将话题别过。

    “让居士见笑了。”

    迅速调整好心态的净澄大禅师淡淡道:“和尚出生因莱河上游的一个村落中,五岁时被净台寺的游僧看出慧根,遂断绝尘缘,离开父母家乡,前往净台寺出家修行。师从觉寂大师修行,习《净台妙法》、《心莲灵台》以及正经《净澈菩提》。”

    “早课、早斋过堂、午斋过堂、午殿、晚课。除了师门的五堂课外,和尚还研习借阅别派的经典妙法。六载得入慧境(蜕凡),觉醒菩提道果(血脉),始修天眼、神足、天耳三神通,并尝试融菩提入妙法,汇二十载精妙,依净澈菩提法证罗汉果位,得三十二宝相之四十齿,并担任净土禅寺主持......”

    “够了够了,接下来的事晚辈都知道了。”

    唐罗笑着打断净澄大禅师接下来的讲述,因为再慢一点儿,对方就要开始装逼了。

    净澄大禅师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名头,是因为他在担任净土禅寺主持的路程上并不顺遂。

    因为在他之前,净土禅寺是有代主持的,只是代主持当得久了,也就把自己代入成主持了。

    只是代入终归不是真的,心底还是有个声音一直提醒,未来有一天他精心维护的一切都会被夺走。

    于是,这位既聪明又有天赋的代主持,开始培植属于自身的势力。

    最重要的东西两序职事、从座元、都监往下,都有安插代主持的亲传弟子。

    监院、首座、西堂、维那、僧值这些重要岗位,更全是代主持的亲信。

    整个净土禅寺被打造成铁桶一块,当净澄前来上任的时候,代主持神色轻松地让出主持之位,可整个净土禅寺上下,就没有一个听他的。

    之后的故事,便显得有些老套了,传说在净澄禅师精湛的佛法修为下,这些净土禅寺的弟子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然后泪流满面的投效。

    至于那位代主持,更是痛改前非,成为净澄主持的第一拥趸。

    原本这样的事迹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具净台宗记录,净土禅寺的代主持、两序职事,监院、首座,皆是巅顶罗汉的修为!

    于是乎,净澄禅师彻底打响了名头,也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净土城,有了偌大的名声。

    再之后百年铸就罗汉金身,更是让佛国众寺对净澄大禅师的佛功禅意刮目相看。

    净台宗也顺水推舟,将净澄当做“净”支的代表人物。

    所以在唐罗看来,净澄大禅师,就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禅修苗子,而这样的人,在将修行做到极致的时候,自然而然会缺少一些“常识”。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净澄会创出,看似美好,实则无比残忍的梵音般若。

    净澄的修行经历让唐罗真正相信,眼前的老和尚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是明知故问要将净土城弄成眼前这样。

    但同样,一直以来修行路上都未遇见坎坷的净澄大禅师,也不晓得自己错在哪里。

    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唐罗悠悠问道:“大禅师以为,什么才是永恒的快乐?”

    “同自性相处,观照佛陀!”

    几乎没有思考,净澄大禅师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眼中跳跃得似如稚子般的赤诚与兴奋:“老衲看来,只有从自性中发掘的快乐才是永恒,一切受想行识皆是空相,如梦幻泡影般虚妄!”

    “精彩。”

    “啪、啪、啪、啪。”

    唐罗一边鼓掌一边赞道:“极请于道,极乐于道,大禅师不愧是佛国“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