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节 国中之国

    第15章 节 国中之国 (第2/3页)

建而成,大部分士兵都是参加过多次内战的老兵油子,一贯对上峰的命令喜欢大打折扣。

    “这个不要紧,正所谓上行下效,只要军官率先做出榜样就可以了。士兵们跑步、锻炼、军训,军官也一样进行。这样,士兵们就知道长官在和自己同甘共苦,而不是故意折腾他们。”蒋纬国看着冯副师长和陈参谋长微微变动的脸色,道:“当然了,副座、参座以及师内的旅长、团长等长官们需要运筹帷幄,可以不参加,但是营长军职和中校军衔以下的都要参加。”

    冯副师长和陈参谋长都松了口气,不用活受那份西洋罪他们当然如释重负。两人互相点点头:“蒋参谋长的这几个提议确实不错,就从明天开始施行吧。”

    “另外,”蒋纬国又道,“虽然八十八师是第一批最精锐的德械师,但是部队的重武器配备数目,比如重机枪、迫击炮、步兵炮等还是大大低于德军和日军,所以必须要加强重武器。另外,我希望在师内再增设一个直属于师部的坦克营,还希望得到副座、参座的允许和支持。”

    对于这个大大加强八十八师战斗力的提议,冯副师长和陈参谋长巴不得,自然一口答应了下来。他们也知道,蒋纬国的能量大得很,借助他的力量将八十八师变成全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那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还有最后一个提议。”蒋纬国不紧不慢道,“我想在师内组建一支狙击手部队。”

    “狙击手部队?”冯副师长和陈参谋长都快被蒋纬国这一个接一个的新鲜想法给弄得思维跟不上了。狙击手,这个新鲜兵种此时别说中国了,就是欧美那些传统的军事大国也基本上不是很重视,都认为几个神枪手对百万大军厮杀的战局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动摇作用,顶多只能打击打击对方的士气以及作为提高己方部队士气的宣传工具而已。

    蒋纬国微微一笑:“副座、参座,狙击手在战场上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试想想,假如敌我双方正面部队厮杀激战之际,对方督战的高级军官或炮兵、通讯兵、传令兵、装甲兵、工兵等重要兵种被猝不及防飞来的子弹给接连射杀,那不但对敌军的士气是重大的打击,而且还能左右甚至改变整个战局。要知道,一只蚂蚁也能改变平衡的。俗话说,四两拨千斤嘛。”

    冯副师长和陈参谋长面面相觑,尽管从来没有接受过狙击手军事理念的他们还是半信半疑,但看蒋纬国说得振振有词,因此也都表示赞同。毕竟组建八十八师狙击手部队他们依然是一个子也不用掏,无本买卖谁都乐意做。

    蒋纬国又微微一笑:“现在请让我介绍一下我们八十八师的狙击兵总教官。”他转过身,“沈上尉,请进来吧!”

    一身崭新的国军仿德式上尉军服的沈比利大踏步走进来,尽管他此时已年满五旬,但一个一战老兵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气势仍然在他身上笼罩着。沈比利庄重有力地向冯副师长和陈参谋长敬礼:“原澳大利亚欧洲远征军第五轻骑兵团中士、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上尉沈比利向冯长官、陈长官报道!”

    迎着冯副师长和陈参谋长诧异的目光,蒋纬国郑重介绍道:“这位,就是上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的第一狙击手,澳大利亚华侨沈比利。他在整场战争中他总计狙杀了201名敌军,威震敌胆。如今,沈上尉宝刀未老,我特地邀请他为我们师训练狙击手。”

    冯副师长和陈参谋长不禁敬意大增,两人齐齐回礼,然后一起用惊叹的目光看着蒋纬国。冯副师长感叹道:“蒋参谋真是眼光过人呀。好,训练我们师狙击部队的任务也托付给你了。”

    “是!职领命!”蒋纬国肃然敬礼受命。

    从八月十一日清晨起,一股热火朝天的新气象第一次出现在了山观镇和江阴城之间的原野上。霞光万丈的朝阳光辉下,大地沸腾了,在一阵阵震耳欲聋、直冲九霄的口号声中,一万四千余名第八十八德械师的官兵们排成一支浩浩荡荡长龙般的队伍展开了清晨拉练,整个队伍就像一列灰色的火车般沿着公路势不可挡地滚滚开动。每个士兵都严格地全副武装,每人都是一身威武帅气的德式军服,几千支斜背在他们的肩膀上的98K式步枪犹如一片钢铁树林般肃杀地指向天空,上万顶攒动密集的M-35式钢盔密密麻麻犹如星辰般亮闪闪,士兵们身上沉甸甸的手榴弹、子弹带、饭盒、水壶、干粮袋一起随着雄壮整齐的步伐不断晃动和拍打着身体。上万双军靴践踏出的轰鸣声犹如巨鼓雷鸣,整个地面都在微微震颤,公路上一时间飞沙走石、烟尘冲天,整个场面波澜壮阔、气势恢弘。队伍里每个官兵都挥汗如雨,但没人敢抱怨叫屈,包括队伍前列的那一个个平时养尊处优此时最先筋疲力尽的校级军官们。因为在整个队伍最前端以身作则领跑着的正是蒋委员长的二公子蒋纬国。

    汗流满面但神采飞扬、精力充沛的蒋纬国一边跑着,一边高喊口号:“一!二!三!四!”他在澳洲时就养成了每天清晨坚持长跑锻炼的习惯,因此轻车熟路、毫不吃力。蒋纬国此时身穿着笔挺的少校军服,并特地戴了一顶德式钢盔,更加显得整个人容光焕发、气宇轩昂。沈比利、熊虎、汉斯三人形影不离地护卫在他身边,熊虎现在是蒋纬国的警卫班上尉班长兼蒋纬国在八十八师的第一死党心腹,沈比利是即将组建的八十八师特务营狙击连上尉连长,汉斯仍然是少校顾问和德国军事观察员。

    “一!二!三!四!”队伍上空霎那间山呼海啸,犹如汹涌澎湃的滚滚风雷般气势磅礴。

    “中华万岁!”蒋纬国意气风发地吼道。

    “中华万岁!”奔跑中的八十八师官兵们齐声大喊,令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声横空震天。

    “中国必胜!”蒋纬国继续豪气冲天地高喊。

    “中国必胜!”官兵们大喊,血脉喷张的口号声排山倒海、滚滚不绝。

    蜿蜒的长龙顺着迤逦的公路滚滚开进,沿路的行人们纷纷侧立在路边并用赞赏和兴奋的目光注视着雄赳赳气昂昂的这支自己国家的军队,不时响起一阵阵喝彩声和鼓掌声。“国军弟兄们好样的!”一个刚刚从江阴进货准备趁早在山观镇做生意的水果商人喜形于色地站在路边高声喊道,同时两只手轮番抓起自己车上的苹果、鸭梨、水蜜桃什么的毫不吝啬地抛向队伍。奔跑中的八十八师士兵们立刻竖起了一片手臂的树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士兵们嘻嘻哈哈地争抢着,但很快又在军官们的呵斥下返回队列中。路边的行人们、村民们也纷纷兴奋激动地争先恐后上前端茶递水,水果、糖果、毛巾…雨点般地飞向汗如雨下的八十八师官兵们。

    围聚在公路两边的百姓迅速变得越来越多,人人奔走相告着这个稀罕景象,竞相观看并赞不绝口。汗水浸透了军服的八十八师官兵们在父老乡亲们的喝彩声和鼓掌声中继续迎着旭日霞光奔跑着。冰冷的钢盔下,一双双黑色的眼睛充满了炙热的斗志和由衷的自豪之情。

    师长孙元良中将从江阴“公务繁忙”地宿醉昏睡了一夜后回到军营时,空荡荡的驻军地让他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后来勉强从冯副师长和陈参谋长那里才知道了缘由。对此,他一笑了之,根据他多年积累的经验判断,蒋纬国这是在收买人心、在制造轰动,说丑一点就是在哗众取宠、在作秀罢了。不过孙元良也无所谓,反正蒋纬国只是在这里镀镀金,把八十八师当成他往上爬的跳板而已,他毫不担心这会动摇到自己的位置,反正自己也是黄埔子弟,是蒋委员长的得意门生,早在北伐时期就担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这种嫡系中嫡系的部队的指挥官了。即使蒋纬国在这里“常住”并把这个师的控制权给夺取了,孙元良相信蒋委员长有一百个理由会让自己也跟着水涨船高地升官,而绝不会亏待自己这个心腹爱将的,蒋纬国即使以火箭般的速度当了八十八师的师长,那自己起码也会被提拔为军长。因此蒋纬国不管在八十八师内怎么花样百出地折腾,自己都可以放一百个心,因为对自己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况且蒋纬国本人也是万万不能得罪的。想到这里,孙元良立刻大笔一挥批准了蒋纬国制定的全部整军训练计划,并号召全师将士“学习蒋参谋的精神,在蒋参谋的带领下卧薪尝胆、磨砺志气,时刻准备为党国赴汤蹈火、出生入死”。

    蒋委员长二儿子参军并且以身作则率领部队每天进行强身锻炼,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是爆炸性新闻呢?而且这个消息在更深层次里非常地鼓舞人心,这些年来中国受够了日本人的欺辱,国府一直妥协退让的态度让国人都憋了一肚子的恶气。而蒋委员长在此非常时刻特地把自己儿子也送入军队,并身先士卒地带领部队跑步锻炼,完全可以理解成国府已经忍到头了并正在积极备战。这样一推算,怎么不令人激动呢?一时间,各地记者如过江之鲫般在第一时间内争先恐后蜂拥扑到山观镇通往江阴的公路边,闪光灯拼命拍下军容雄壮、气势如虹的八十八师官兵以及最受众人瞩目的焦点中心蒋纬国。一些体质柔弱的记者一边气喘吁吁地努力跟着部队跑,一边大声问蒋纬国问各种问题:

    “请问蒋少校,您此举是否在为全体国军做表率作用?”

    “蒋参谋,您以后是否一直投身军戎?还有,您投身军界是不是蒋委员长的亲自安排?”

    “蒋先生!我是中央日报的记者,请问你这样做是不是意味着第八十八师或全体国军都要迎来一场新式军事改革?还是即将爆发大规模军事活动呢?”…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纷至沓来的问题,蒋纬国始终目不斜视,一直炯炯地望向前方,同时继续高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