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节 坦克部队

    第18章 节 坦克部队 (第2/3页)

不能自己乱了方寸。父亲现在出了事,我们更加不能自乱手脚,必须要冷静下来,想办法救出父亲。尤其是母亲您,此时此刻更加是我们唯一的主心骨,更加不能倒了呀!您刚刚从上海回来,一路劳累,先休息一会儿,我现在去联系姨父、舅舅、林主席、何部长、冯老将军他们,邀他们一起商讨营救事宜。您请放心吧,张学良和杨虎城是断断不敢对父亲下毒手的,他们肯定要和我们谈条件的。”

    “好、好、好。”宋美龄点点头,勉强从一开始的巨大惊恐中恢复了镇定,但浑身仍然在微微颤抖着。蒋纬国立刻去抓电话。

    清晨六点,蒋纬国一身笔挺的少校戎装,陪着几乎没有合眼的宋美龄乘车前往国民政府大厦。此时宋美龄已经迅速冷静了下来,恢复了一个女强人的坚忍果决气息。一路上,宋美龄双唇紧抿,一言不发。蒋纬国也正襟危坐,神色肃然。同行的还有一名澳大利亚人,威廉·亨利·端纳。他早年在清廷当过官,曾是孙中山的私人顾问,也是蒋介石的好友,同时还是张作霖以前的谋士和张学良的故友,和中国各方势力都颇有渊源,是中国清末民国四十年历史的外国见证人。宋美龄特地请他前来参与擀旋,端纳也认为自己义不容辞,当晚便赶来了。

    车子刚刚驶入南京中央军事委员会大楼,一大群等候已久的中外记者和身穿黄呢军服的高级将领们便纷纷水泄不通地涌上来,霎那间镁光灯狂闪,这些消息灵通的记者们在卫兵的拦阻下拼命挤上前:“蒋夫人,请接受我们的采访好吗?您对蒋委员长被劫有何看法?”

    “蒋夫人,蒋委员长现在是否平安无事?”

    “二公子,您知道您父亲现在怎么样了吗?”

    “请问张学良和杨虎城是否即将和中共联合起来反叛中央国府?”

    蒋纬国先跳下车,然后一言不发地打开后车门。神色冷然平静如水的宋美龄毫无一丝慌乱之色地缓缓走下车来,几十名高级将领立刻围上来。为首的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上将神情凝重,声若洪钟般沉浑有力地道:“夫人、二公子,请不要担心,有我们在呢!”

    宋美龄点点头。旁边十多名年轻气盛的少将、上校级少壮派军官涌上来,为首的一名少将手举一张密密麻麻签着上百个名字的文函,义愤填膺道:“师母和二公子请放心!我们都是校长的学生,校长这次蒙难,我等必当赴汤蹈火,救校长于危难之中!我们黄埔弟子个个都是校长一手栽培起来的,校长对我们恩重如山,只要张学良和杨虎城胆敢动校长一根汗毛,我等必将致祸首于齑粉!将公然勾结共产党叛国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给彻底铲除扫尽!这是我们全体黄埔毕业生在宁军官的联合的讨逆檄文,只要师母您一声令下,我们立刻挥军北上,视死如归攻杀叛军,不杀张杨二人誓不罢休!”

    宋美龄微微颌首道:“大家在此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我非常感动。委员长现在蒙难,特殊时刻,大家一定要谨遵校规和委员长以前的教导,各司其责、不要妄动,千万不要被蛊惑、被煽动、被利用,一切要以大局为重,一定要冷静。”

    何上将满脸愤慨决绝之色:“夫人和二公子请放心,我们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救委员长于水火之中。”

    宋美龄神色庄肃地看着众人道:“张学良是委员长的义弟,杨虎城是冯副委员长的老部下,我相信他们做出如此大逆之举,应该是受到了某些居心叵测者的蒙骗和利用。假如他们幡然悔悟并痛改前非,将委员长安然送回来,我相信国府中央还是会对他们宽大处理、既往不咎的。”

    侧立在宋美龄身后的蒋纬国不禁暗暗点头。宋美龄不愧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女子,她没有像这些少壮派将领一样把话说得太绝,没有把国府和东北军、西北军说得不共戴天,因为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反而逼得无路可退的张学良、杨虎城直接把蒋介石“撕票”。宋美龄的言下之意还暗暗给张学良、杨虎城两人一个台阶下,暗示让他们把责任推到“居心叵测者”的身上,然后体面地重投中央,而这个背黑锅的“居心叵测者”自然是日本人、中共、苏联了。这样,以此感化张学良、杨虎城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从而把蒋介石放回来。而她的这个表态,自然会通过周围正在奋笔疾书的“无冕之王”们透露给张学良和杨虎城。

    在走进政府大楼内之前,宋美龄又岿然正色地对现场的中外记者道:“各位记者朋友们,这次事变扑朔迷离,是是非非,中央国府自有公断。处理这件事情,不仅关系到委员长个人的生命安危,还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团结、统一及安定。在真相未明之前,希望各位把握好笔杆子,不要为外界的种种谣言和小道消息推波助澜。”说完,宋美龄不慌不忙地走进了大楼内。蒋纬国忍不住再次被她这临危不乱、沉着自若的“中国第一夫人”的气势而折服。

    会议大厅内,军政部部长兼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何应钦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上将、参谋总长程潜上将、空军总司令周至柔中将、南京卫戍司令兼宪兵部队总司令谷正伦中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实业部部长兼行政院院长孔祥熙、财政部部长宋子文、考试院院长孙科、司法院院长居正、复兴社社长贺衷寒、复兴社书记长邓文仪等国民政府要员都神色各异地肃立着。宋美龄微微示意了一下:“诸位请坐吧。”

    众人逐一入座,蒋纬国则正襟肃立在宋美龄的身后。何上将一脸悲愤地开口道:“夫人、诸位,听闻委员长被劫,我简直犹如晴天一个霹雳呀!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两个叛贼逆子,中央这些年来对他们都不薄,委员长也对他们厚爱有加,想不到他们居然忘恩负义和共匪狼狈为奸,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劫持委员长试图发动反叛。这简直是人神共愤!用古话说,国人皆可诛之!我在接到二公子的电话后,立刻召开中央常委和政治局连夜商讨,我们一致决定,让孔院长和宋院长现行管制国府各项政务事宜,军委会由冯副委员长负责,而我,则立刻组建讨逆军,武力讨伐张杨叛党和共匪!集全国之兵力,誓一举将张杨二人和共党彻底荡平剿灭!以救出委员长!”

    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听了这番话,齐齐脸色一变,蒋纬国则在心里冷笑。何应钦这番话,看似冠冕堂皇、义愤填膺,考虑的也是面面俱到、井井有条,实际上他却是口蜜腹剑、另有居心。何应钦表面上慨然让孔祥熙、宋子文、冯玉祥去担任那些有职无权的“重任”,而他自己则趁机大权独揽地掌控军队,从而取代蒋介石。他的话中句句都是如何“讨逆”,根本就不管蒋介石本人现在的死活和局势变化。只要有脑子的人都想得出来,东北军、西北军、红军与中央军展开全面大战的时候,蒋介石的命也不保了。何应钦名为救蒋介石,实则想借刀杀人趁机除掉蒋介石。

    “是啊!夫人,我们复兴社也全力赞成何部长的决议。”贺衷寒站起身来,一脸咬牙切齿道,“张、杨二人勾结共党、劫掠委员长,已经是罪大恶极、令人发指!简直是天地不容!国府中央根本就不需要和他们再啰嗦,唯有用武力将他们彻底消灭,才能救出委员长。夫人,这是我们复兴社177名青年将领和骨干的联名上书,我们誓要和张杨叛匪决一死战,救出校长!我们建议,空军即刻轰炸西安!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老巢夷为平地!周总司令,您的空军如今是兵精粮足、今非昔比,现在完全就可以电令驻扎在洛阳的空军部队,全力轰炸西安!”说完,贺衷寒一脸期待地看着沉默不语的周至柔。

    周至柔没有理睬他,而是站起来恭肃地望向蒋纬国和宋美龄:“夫人、二公子,我们空军上下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待夫人和二公子的命令,随时可以为救出委员长而竭尽全力。没有夫人和二公子的命令,我们空军绝不轻举妄动,一切以大局为要。”

    宋美龄本来被何应钦和贺衷寒落井下石、居心叵测的提议给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周至柔的良好理智表现又让她微微心安了不少。何应钦和贺衷寒则齐齐变色,因为周至柔把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空军根本不会买他们的帐,也不会听他们的指挥。因为出钱出力的蒋纬国和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才是空军的直接建设者,空军部队只唯他们两人以及蒋介石马首是瞻。蒋纬国冷笑着看着自讨没趣的贺衷寒在碰了一鼻子灰后一脸讪讪地坐了下去。贺衷寒等人的心思蒋纬国也了若指掌,他和复兴社那帮人此时和何应钦一个鼻子出气也各自打着小算盘。首先,如果蒋介石获释,他们自然获得“勤王护主”之功;但万一真把蒋介石给搞死了,那他们也会成为拥立“新君”(何应钦)的元勋功臣,一举两得。

    “诸位,这事事关重大,不可轻率决议啊!必须要再三商讨斟酌。”宋子文急忙道。

    “委座现在沦落虎口,命悬一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不能再犹豫不决了!越是拖下去,对委座越是不妙!西安局势可谓瞬息万变,现在张、杨二人已经在和共匪联络了,万一我们出兵晚了让委座遭到共匪毒手,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我们哪里还有时间慢慢商讨斟酌呀!”何应钦“据理力争”道。

    “庸兄,你现在是宰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