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帝崩六

    第五百章 帝崩六 (第2/3页)

的所有原因,殿下携二十万两出海,有今日东雍之胜,显示出殿下之能,才是陛下选定殿下的最后原因,所以殿下应该做自己一直在做的,让陛下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朱厚煌说道:“弟子知道了,”朱厚煌长行一礼道:“弟子,这就亲自督促火炮的进展,努力攻下马六甲城,为陛下献礼。”

    夺嫡之事,直接用阴谋手段,是下乘之事。而显露自己的才能,证明自己才是最好的继承人,才是上乘。

    朱厚煌得了王阳明的指点,元气满满的去督造火炮了。

    在朱厚煌走后。

    王阳明独自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细细的思量。

    他给朱厚煌所言的,并没有骗朱厚煌。夺嫡之争,发展到现在分明成了大明皇权与内阁相权之间的争夺,根本不是朱厚煌所能插上手的,无谓乱动,只能给对方以破绽。不过也未尝不是安抚朱厚煌之词。王阳明此刻所想的是。朱厚煌真的不适应当大明的皇帝吗?

    朱厚煌有没有才能?有。

    但是朱厚煌适合不适合当大明的皇帝。王阳明之前以为是不适合,无他,政治路线上的南辕北辙。

    比如在大明,几乎早就成为官府不下乡,任由地方的乡绅自治。但朱厚煌的东雍却讲究秦汉之际的编户齐民。几乎每一个壮丁都在官府的名册之间。

    但是王阳明也见识到了这种力量。

    如果不是没有编户齐民之法,陆完也不会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开辟出数十万亩良田,修建数百里的堤坝,并且建立起十几座县城,真正为东雍立下根基。这固然有陆完的能力,但是不得不承认,东雍在制度上的优越性。

    而大明文官治事,以清静无为为上。但是朱厚煌这边有意无意的以政绩为上,开垦多少良田,赋税上有什么上佳的表现,等等,这才东雍官场的价值观。

    这就是这样,官府的触角深入民间,才使得朱厚煌一直以来的人力缺口从来没有少过。

    也是王阳明带来了大批的心学弟子,才算是填满了东雍的需要,不过这些大批心学弟子,不是全部在东雍出仕。不过这边刚刚弄好,朱厚煌就南下击败佛郎机,开辟古晋,星城,两地,又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两者政治取向上争锋相对,才是文官为什么竭力反对朱厚煌为帝的原因。王阳明知道,杨慎也知道,如果朱厚煌登基,非要在大明掀起一场大风暴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