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长史府vs少府

    第七百一十三章 长史府vs少府 (第2/3页)

   王九川觉得,过不了多少时间,吕宋就能当一府来用。

    朱厚煌问道:“以你当不当向少府征税?”

    少府征税绝不仅仅是征税,很可能是一系列限制措施的开始,许松还没有想明白,因为许松本质上是一个商人,而不是官员。

    朱厚煌乘着这一段时间想明白了。

    令他想明白的不是别的,就是大明制度,一对照大明制度,这些人的心思,朱厚煌也猜到了几分,比如,少府的盐场也可以设盐运使,少府的铁场,也可以划到工部里来,等等。

    长史府有的是部门将少府给分割干净,一点也不剩。

    朱厚煌如过任长史府做下去,长史府真干做到这一点。

    朱厚煌就用这个问题来试探王九川的倾向。

    王九川沉吟了一会儿,其实就冲突来说,王九川所在吕宋是与少府冲突最多的地方之一,首先吕宋种植甘蔗是朱厚煌确定下来的政策。

    但是甘蔗不经过少府的作坊榨糖,根本就没有其他用处,所以吕宋大量的甘蔗都进入了少府,然后运到了西方,换了大把大把的钱,是东雍仅次于香料的进项。

    但少府大赚,并不以为这吕宋都大赚钱,恰恰相反,吕宋的财力有限的很。

    王九川能拿到手中的不过是几个田税而已,更不要吕宋不比东雍,东雍是以朱厚煌的铁腕整顿过,一切从新开始,几乎没有什么隐田,但是吕宋却是有很多权贵的甘蔗园,而且都是朱厚煌特别赏赐功臣给的。

    这样一来,王九川很多事情都特别难办。必须财富被少府,与这些勋贵得了,吕宋政府都得到了少了。

    对一直种甘蔗的王九川来说,就有一点不公平了。

    王九川斟酌一下词语说道:“殿下少府乃东雍支柱,对殿下开辟东雍立下过汗马功劳,只是东雍财政依赖少府却不是长策,因为少府毕竟是殿下的内库,东雍不能离开殿下内库就不能转了,必须内外分明,这才是殿下建制度之道,如今少府势大,压制地方财政,殿下不做长久打算,仅仅看到了少府之财?殿下之英明神武,必然能看到这一点,还请殿下平衡两者。令群臣心安。”

    朱厚煌心中点头,他的确有整顿少府的想法,毕竟少府不能将所有买卖都做了,他也不要都做了,一个健康的东雍财政,要比一个少府重要的多,朱厚煌当然该如何取舍。

    但是平衡没有问题,谁要想分割少府,朱厚煌必然让他知道,东雍之主的厉害。

    朱厚煌口中却说道:“怎么说群臣现在心中不安了,他们心中不安是不是因为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