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

    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 (第2/3页)

朱厚煌才封他为晋昌侯。

    唐寅也是因为他已经死了,死的惨烈。

    如果唐寅活下来,绝对封不到侯,顶多是一个伯。

    “臣代妻弟唐兆之,谢过殿下隆恩。”礼部官员之中,有一人出列跪倒在地。

    这个人朱厚煌还真知道,就是唐寅的女婿。王阳。

    王阳父亲是一个书法家,虽然说是一个书法家,但是出身商贾,没有什么威望,王阳更不堪了。在书法上有些造诣,不过是庸碌之才而已。

    可惜朱厚煌要的不是书法家,而是能臣干吏。

    唐寅没有儿子,所谓唐兆之是唐寅过继过来的儿子,而且是死后办的,无非是觉得唐寅在东雍的产业不能落到外姓手中。

    朱厚煌其实想让唐寅的女儿继承唐寅的一切的,但是这明显与宗法做对,即便唐寅的女儿也不愿意。朱厚煌只好作罢。

    朱厚煌决定培养王阳,让王阳继承唐寅政治上的遗产。毕竟唐寅虽然不是什么能臣,但是有救驾之功,与东雍的老臣都很熟悉,有交情,如果王阳有才能的,朱厚煌提拔的府县官员之中,王阳早就上去了。

    只是王阳是一个不争气的。朱厚煌无可奈何,就将他留在中枢丞相府之中了,在中枢升官快。但是已经绝了在政治独挡一面可能。

    朱厚煌说道:“唐卿救孤一命,孤岂能忘记。”

    第三个封侯的不是别人,是陆完。

    陆完以开拓之功,屯田之功,水利之功,封长洲侯。

    陆完已经病死数年了,不过陆完死后,大明与东雍的关系急剧恶化,所以陆家站在大明一方了,甚至陆完晚年也后悔过在东雍任职。

    不过不管怎么说,陆完都是为东雍立下了大功,没有陆完,东雍开发根本没有那么快。而且陆完也当过东雍长史这个位置。

    朱厚煌已经决定为东雍建立一个政治潜规则,就是丞相必封爵。

    朱厚煌设计的规定之中,东雍的丞相是有任期的,也不会经常更换。只要这丞相并不因为犯罪下台,朱厚煌都会给一个体面。封一个爵位。

    但是这个爵位高低,就要看这个丞相在任期间的功劳如何了。

    不过,有一任东雍长史却错过了,就是杨慎。

    朱厚煌一想起杨慎,还是满心怒火无处发泄,又怎么会为杨慎封爵,更何况,杨慎也绝对不会来领这爵位的,岂不是更加丢脸吗?

    陆完的爵位没有人来谢恩。

    第四个封爵的是王阳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