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结束语: (第2/3页)

时期,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之中,实在是太过于单薄。虽然统一的意识单薄,但是古印度的历史文化却很是灿烂,特别是古印度的宗教根基《吠陀经》,更是可以与华夏之《论语》《道德经》相提并论的经典著作。而这种长期分裂的状态,也为婆罗门教提供了很浓厚的滋生土壤,在本书的第三卷《至宝归唐》中,通过五印度婆罗门教一代名僧,鸠摩利罗的口中做有详细的讲述。而这也是五印度宗教与种姓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根基。

    说起了宗教,就不得不说说佛教。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教。虽然佛教在五印度大地自鸠摩利罗,商竭罗等婆罗门教宗师出现之后,就被从五印度大地之上彻底赶出。但是正是因为这次的被彻底赶出,才让佛教在以后的传播过程中,包容各地的特色,渐渐的形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南传之泰国,斯里兰卡,缅甸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而北传之中国,朝鲜,日本,韩国则又形成了符合当地国情的特点。而婆罗门教则是扎根五印度,就形成了一个国家特有的宗教印度教……

    任何一种宗教,都会教人向善,只有一心向善,才可以符合人性的发展特色,才可以长久的流传下去。而这也是第三卷《至宝归唐》中,通过一次次的参拜,让王玄策等人遇到的不同僧人,经历不同的故事之原因。不同的高僧大德,所讲述到的不同的佛教观点,佛教故事,一个个都秉承这善的本心,虽说在漫长的过程中,他们对佛教的很多问题有这不同的理解,但是秉承的宗旨,一方面是让佛教永久的流传下去,另一方面则是人性的善良。而这也是他们能够作为寺主,称之为高僧的根本原因。

    纵观现如今的国内佛教发展状况,可以说很多情况下,已经远离了佛教的本真发展思路。万事万物都是起起伏伏,没有长久的永恒。在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原因,在第三卷中也有提起,一方面是因为佛教已经威胁到政权的稳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身不知道收敛,一心的只想发展壮大自己,而走了弯路。事情都是有两面的,正是因为三武一宗的灭佛,才让佛教痛定思痛,随着历次的改进与汲取经验和教训,同时也让佛教融合了儒家与道家之思想,形成了浓厚的中华地域特色。乃至自唐末以后,中国佛教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大规模的灭佛事件。这也是佛教后来包容思想的整体展现之一。以至于在后来的中国多元文化中,就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共存的奇特场景。而这也是中华文化对优秀文化遗存的展现之一。

    在第三卷中,让王玄策经历的不同高僧大德的一个目的,就是展现佛教的多元文化。如若细读,就会发现每一个佛寺的寺主,对佛像的理解都有不同。有的不主张给佛像重塑金身,仅仅一个石像就就足矣,即简单,又典雅,毕竟佛法在心中。有的主张给佛像重塑金身,佛寺的一切不仅富丽堂皇,更是无尽的奢华;他们的观点也很有意思,佛法是无价的,这种重塑金身也仅仅只是让自己倾心于佛陀。还有的则主张,什么佛像不佛像的,佛像没必要存在,就如婆娑林中的无名高僧一般,所有的都是空的,唯一永恒的则是智慧,是佛法;在遇到难解的问题之时,能够帮助自己的永远都是智慧,是佛法,而不是石头佛像,金身佛像。不能说这三种方式的好与坏,只能够说着只是修心的一种方式罢了。万事万物靠的是心,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只有自己,只有智慧是永恒的,而这也是佛教讲究慧根的原因之一……

    纵览当今佛教,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在改革开放初期,已经萧条了很多;可是因为国家政策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生命力强大的宗教又一次开始了新的征程。好不容易国家强了,百姓富了,佛教也趁着这个机会壮大与复兴了起来。随着佛寺的复兴,佛像的兴建,弘扬佛法的硬性基础已经完全具备,可是内涵的佛法,高深的佛家哲理,细致的佛学经典,能够有多少僧人懂得与深知呢。去到一个佛寺之后,除了门票之外,不外乎烧烧香,磕磕头,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尽管这些心理上的安慰能够改变一个人一时的气场,多多少少影响一些事物的走向。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在智慧上得到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呢?试问有多少寺院,是通过僧人这个载体像以前的高僧大德那样,给信众讲解佛法,讲解做人的道理,讲解为善的根本呢?算下来,很少很少。每天除了给佛陀磕磕头,烧烧香,恭迎佛陀降临,送走佛陀金身之外,寺庙似乎很少有这样贴近百姓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