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李秀儿的转变

    第221章:李秀儿的转变 (第3/3页)

,她又坐了下来,忙挥手,拉着萧锐的手,笑道:“殿下莫要见怪,老身就仗着年迈,不给你行礼了。多亏了殿下啊,要不是你介绍了神医,老身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瞧瞧这场雪,真大啊。”

    萧锐陪着老太太坐下,笑道:“应该是积福之人自有福相,老夫人积善行德,所以才会有神医救治,这不是推荐人的功劳,是老夫人的善心感动了上天。”

    老太太拍着萧锐的手,乐开了花,道:“殿下不仅一表人才,嘴巴真甜,流萤这丫头有福了,要不然,老身都想把若雪和秀儿介绍给你。”

    “太祖母!”李若雪和李秀儿娇嗔了一声,这老人家真是啥都敢说。

    诸葛流萤打趣道:“太祖母,我和咸王殿下还没有婚约呢,陛下还未赐婚,若是首辅大人加把劲,也许能为若雪觅一方良婿,也像秀儿姐姐一样,做王妃呢。”

    此话是玩笑话,但李若雪也羞红了脸。李秀儿却暗叹一声,偷偷瞄了萧锐一眼,眼神含蓄,脸上并无表情。

    老太太笑道:“那不行,流萤好不容易找到的良婿,岂能说抢就抢。殿下,流萤可是好姑娘,想当年,我还想把他介绍给东晟呢。”

    “李东晟回来了吗?”诸葛流萤一喜,连忙问道。

    “昨日刚回来,我已经派人去叫他了。”李若雪笑道。

    李秀儿看他到萧锐一脸疑惑,本不想说话,但还是没忍住,柔声道:“李东晟是若雪的哥哥,跟随一名前辈游历天下,一两年没有回家了。流萤好武,东晟也是,却不是流萤的对手,常常被流萤欺负。这次回来,还说要找流萤切磋呢。”

    李秀儿轻声柔语,目光没有看着萧锐,而是飘渺的。

    萧锐看着李秀儿,突然觉得她变了,不是因为这里的环境而改变,而是自身的改变。

    萧锐点点头,回道:“多谢。”

    这时,老太太感到疲惫,道:“你们聊,老身回屋歇会。”

    李秀儿忙扶着老太太回了屋。

    李若雪招待诸葛流萤和萧锐,并且早就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萧锐卷了卷袖子,李秀儿站起来,替他研磨。诸葛流萤站在另一侧,替他铺好上好的簪花纸。

    萧锐提笔沾墨,开始默写那首李太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诸葛流萤未见过这首诗,所以萧锐边写,她边念叨: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念完时,诸葛流萤长舒一口气,心中感慨,怪不得若雪喜欢得紧,就是她也被诗中的豪迈洒脱也吸引,沉浸于诗中意境,陶醉流连。

    “啪啪啪...”

    “好诗,不愧是好诗!这趟回京,果然回对了!”

    突然,身后传来掌声和赞美声。

    萧锐回头就看,只见拱月门前,站着一位青年道士。

    他的年纪和萧锐差不多,应该未及弱冠,十八九岁,容貌俊秀,此时穿着一件道袍,足下是远游履,头上随意挽一个道髻,不但没有不伦不类的感觉,反而更加的飘逸自然,不拘于事,不困于隘,有乘物以游心而不为物役的道行。

    “大哥!”李若雪叫道。

    诸葛流萤上下打量后,忍不住吐糟:“几年不见,你还是老样子,回到家了,这身道袍还不脱了?”

    此人正是李若雪的大哥,李东晟。

    李东晟抬步走来,笑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流萤妹子,你也是老样子,我这身道袍又碍着你了?”

    说完,他看向萧锐,拱手拜道:“在下李东晟,拜见咸王殿下,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非凡。”

    萧锐也拱手回来,笑道:“李兄客气,论及气度,我不如也。”

    李东晟提起双手,不自由地甩甩长袖,道:“这身道袍穿着习惯了,所以未脱,行走江湖时,也是一种象征。殿下请坐!”

    萧锐点点头,也伸手回请,四人同时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