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修竹仕女》

    第七百八十七章 《修竹仕女》 (第2/3页)

。张大千外出时,喜欢戴着高高的帽子,怀抱一只猿,甚至还抱着猿去坐飞机……

    再结合整幅画中仕女的绘画风格,唐云愈发觉得和他之前买到的那幅《仕女图》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由此可见,这幅《修竹仕女》是出自张大千的真品可能性很大!

    山田女士?

    看到款识上的头四个文字,唐云想了想,山田,再加上女士,这明显是一位日本女子。

    唐云知道这人是谁。

    款识的“山田女士”,为山田喜美子,日本人,能言汉语,通画理,才姿惠丽————张大千的红颜知己。

    想到这里,唐云顺势往一旁周嘉嘉所说的文字介绍看去。

    说是介绍,其实更准确的来讲,应该说是这幅《修竹仕女》的赏析。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历时两年有余的敦煌之行终告圆满结束,尽管路上仍然遭遇索画等诸多麻烦,但总算平安回到都城市。甫一抵达,即引起巨大轰动,上门索画者络绎不绝。”

    “这幅《修竹仕女》即创作于时,尽管仍然是张大千精擅的传统仕女题材,但无论从线条。设色以至衣饰及开脸处理等方面,已与敦煌之行前的风格有明显区别,足见石窟艺术对其的深刻影响。”

    “但张大千之所以是张大千,不仅在其接受和吸收传统的功力,更在其对传统进行改造的天赋。此幅中,尽管仕女图的刻画尚可见石窟艺术笔墨的痕迹,但在整体的布局、意象的叠加、画境的营造等方面却又打上了鲜明的张大千艺术烙印。”

    “尤其是仕女背后所依的修竹,不仅是统一整幅画面必不可少的意象,其半写之法亦与仕女的工写法形成及其强烈的对比,据欧强烈的视觉冲击性,而其意象所表示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中,以竹为君子之代称),更与仕女这一意象组成一个丰满完备的意象系统。”

    ……

    文字的赏析介绍不算多,也不算少,虽然评价的是这幅《修竹仕女》画作,但是更多的却是赞扬着张大千本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