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反应剧烈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五百二十章 反应剧烈 (第1/3页)

    云瑶也隐约听出了康熙语气里的冷凝,自然明白康熙心里的想法,甚至因为已经经历过,所以更明白康熙为何会是这样的态度。

    但是云瑶更知道,其实康熙还是钻了牛角尖了,因为康熙后来的女儿嫁娶,太皇太后还真没插手多少,当然也不是说太皇太后什么都没做,十分公正,没有偏向娘家。但太皇太后其实早已将自己的施政思想灌输到康熙的脑子里。

    也许是吃了先帝的亏,前世太皇太后如同熬鹰一般,运用了她利落的政治手腕,利用鳌拜还有三藩之乱等威胁,打一个棒子,再给康熙吃一颗枣,让康熙朝着她想的那样成长起来,后来明明太皇太后已经去世,康熙仍然把膝下公主纷纷嫁到蒙古联姻,说明还是受到了太皇太后的影响。

    也许太皇太后本性谨慎,也许是她不想让康熙为难科尔沁,所以在面对蒙古的事情上,太皇太后一直让康熙忍让为上,也不对,不只是蒙古,就连当初面对三藩和鳌拜,太皇太后也是教导康熙忍让,可康熙终究还是没忍让多久,让太皇太后不得已退了一步。

    但如今情况不同,太皇太后早早去世,康熙又因为图海影响,慢慢脱离了太皇太后的影响,心中所思所想和太皇太后教导的已经截然不同,尤其是面对蒙古的态度。

    而面对康熙以及某些宗室大臣不想让蒙古出身的女子进宫的意愿下,太皇太后要求康熙膝下的公主嫁到蒙古。因为男女有别,康熙自然不觉得公主嫁过去有什么不妥,顶多也是不满太皇太后的强势。

    可如今太皇太后早逝,康熙得以大展心中壮志,所以心胸开阔了不少,自然没了前世那种即使太皇太后去世,也仍旧要靠嫁女维持蒙古稳定的想法。

    更甚者因着这一世康熙在面对葛尔丹时,干净利落地抓住了葛尔丹,没留后患,让蒙古诸部大大地受到了震慑。尝到了甜头的康熙自然不愿委屈自己,非要把公主嫁出去。

    康熙作为一个皇帝,也没有了太皇太后教导的所谓的忍让蒙古的想法,自然是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了,而且也因为对废太后的痛恨,以及对太皇太后复杂的感情让康熙心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以康熙不仅不愿让女儿嫁到蒙古,还在心里恶意揣测着当初太皇太后打的好算盘。

    这才是康熙会在云瑶面前也忍不住说太皇太后坏话的原因。

    其实云瑶觉得,太皇太后让康熙忍让蒙古,把公主抚蒙的事情未尝只是因为一场私心,按照太皇太后的想法恐怕是觉得蒙古势大,不相信康熙有那个能力平定蒙古,不过太皇太后应该也不想康熙有那个能力平定蒙古。

    当然这些云瑶是不会说出口的,毕竟康熙对于蒙古痛恨乃至于厌恶的事情,对云瑶而言还是有好处的。云瑶也不想让女儿嫁到蒙古去了。

    但云瑶通过康熙话中的意思也更明白了另外一点,那就是即使女儿不会嫁到蒙古,但女儿的归宿势必也要服从康熙在朝政上的安排才行。在女儿的婚事上,康熙对女儿的疼爱占得比例并不多,可见康熙重男轻女的想法并未消失,这点让云瑶有些担心。

    云瑶也只能自我安慰,和如今的公主不同,明朝公主下嫁驸马那可是歪瓜裂枣什么都有,甚至还有富商贿赂宫人,想要公主下嫁,最后还竟然成了。

    可在如今,最起码在康熙以前,历代公主嫁的都是权贵之家,云瑶觉得恐怕也是因此,满人才重视家中的女儿,毕竟皇室的例子放在这,仅仅是联姻,就让皇室绑定了诺大的八旗和蒙古,其他人岂不就是有样学样?

    不过比起前朝的公主,云瑶还是觉得今朝的公主待遇好一些,即使被利用,也有利用价值,而且有自己这个皇后在,总能给两个女儿撑腰,如果是前朝的话,公主待遇极低,再加上伦理纲常的存在,即使自己是皇后,恐怕也不能插手已经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