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河套之战(十七)

    第四百三十三章:河套之战(十七) (第2/3页)

四路,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对大明帝国分别发动了进攻。

    其中第一路攻击辽东,第二路攻击甘肃,第三路攻击宣府,最后一路由也先自己统领,攻击大同。

    也先的主力能直接攻击大同,是因为他占据了河套地区。

    这样看来,在1449年之前,明朝已经失去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那么,明朝是什么时候放弃河套地区的呢?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设立东胜卫,位置是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五年放弃。

    二十五年(一说二十六年)复设。

    永乐元年(1403年)东胜卫迁到河北(同时把周围的所有人民迁移到凤阳安置)。

    虽然后世对东胜卫的设立时间和地点看法不同。

    但是不迟于永乐年间,明朝就已经主动放弃处于河套的东胜卫是没有疑问的。

    同时,由于永乐造反,借用了原属宁王的蒙古护卫。

    后来为了酬谢他们,同时也因为撤销各王爷的军队。

    大宁卫迁到河北保定,将原来的大宁卫的地盘作为酬谢给了朵颜三卫蒙人。

    原来朱元璋设立的在北部的防卫线,是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这一线。

    大宁和东胜都没有了以后,开平卫独木难支,终在宣德五年(1430)内迁。

    从此,大明基本疆域彻底退到长城一线(不包括辽东)。

    而德胜门离居庸关有多远,明眼人都知道。

    河套地区是中原朝代必争之地,没有了河套,北方游牧骑兵就可长驱直入。

    这点从秦始皇开始,每一个中原王朝都明白。

    明朝在稳定政权后,便迅速入主河套地区,并积极设防以抵御盘踞在蒙古高原的元廷。

    至明成祖执位,由于兵力不继等原因。

    明朝在河套地区的防线开始收缩,由此河套地区直接暴露在蒙古势力之下。

    至天顺元年(1457年),蒙古部族发生内乱,孛来、毛里孩等部先后取得部族控制权。

    随后开始进入河套地区,自此蒙古诸部在河套地区落脚。

    并且以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