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大国崛起(三十三)

    第六百三十三章:大国崛起(三十三) (第2/3页)

摩洛哥的“阿拉维王朝”。

    这个延续至今的阿拉伯人王朝,在战略层面,有意识的组建了忠于王室的H人军队。

    除了在境内赎买的H人奴隶以外,从内尼日尔河三角洲,招募或捕获而来的H人,是阿拉维王朝的,H人绿教部队的重要来源。

    对于统治者来说,这种与古拉姆、马穆鲁克军人,奴隶军人性质类似的军队,会更具忠诚度。

    事实上,即使在后世北非,他们依然延续着类似的做法。

    在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实际上几乎没有国家军队。

    相比利比亚境内的阿拉伯/柏柏尔人,卡扎菲更愿意从西非,雇佣H人来组建自己的私人军队,最起码他们,不会受到部族势力的影响。

    这一战略性政策的实行,也使得卡扎菲在利比亚维持40年的统治。

    不过当利比亚的敌人是整个西方时,无论什么样的策略都变得无济于事了。

    当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的马格里布地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6世纪末,摩纳哥阿拉伯王朝对桑海帝国的征服,使得整个西非,重又回到了部族林立的时代。

    缺少强有力Z治势力维持秩序的后果,就是由马格里布——内尼日尔河三角洲一线的贸易,受到了破坏。

    廷巴克图等兴旺无比的贸易城市,开始走向衰弱。

    受此影响,跨撒哈拉易线在西部的主轴,开始东移至豪萨、乍得湖,等马格里布Z治力量,难以触及的区域。

    不过对于这一切,欧洲人其实知之甚少,一直到19世纪,欧洲探险家都很难深入西非内陆。

    通过在沿海地带寻找土著贸易代理人,是欧洲殖民者获取非洲资源的主要方式。

    在西非海岸线探索工作开始之后,葡萄牙人面临的最大困扰。

    就是整条西非海岸线,缺少类似“佛得角群岛”这样与大基地。

    几内亚比绍核心河流——“热巴河”河口处的“比热戈斯群岛”,算是葡萄牙人一个勉强合格的群岛。

    不过这个紧贴海岸的群岛并非无人岛屿,事实上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